?8歲的明明是個“手機控”,明明媽深感無可奈何,兒子一放學就要手機,吃飯都要看著手機,后來發(fā)現(xiàn)明明費盡心機,趁父母睡著以后,夜里偷偷躲在被子里玩手機,有幾次明明還把手機趁父母不注意把手機帶去學校,被班主任老師發(fā)現(xiàn)收走,老師打電話讓明明媽取回手機,老師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讓孩子把手機帶來學校,在家也要控制明明玩手機的時間,讓明明媽羞愧不已。
可明明媽不論把手機鎖在抽屜里,還是鎖進柜子里,明明都能夠找到鑰匙,然后偷偷地玩手機,只要被發(fā)現(xiàn),就說要上網(wǎng)查作業(yè)的難題。每個周六、周日,明明都會很積極地去要爺爺奶奶家,好避開父母痛痛快快地玩手機。
事實上,明明屬于過度沉迷于手機的孩子,被手機牢牢控制,無時無刻想要玩手機,他已經(jīng)對手機產(chǎn)生了嚴重的依戀感。手機無限的吸引力,成了明明媽最大困擾和煩惱,相信不少家長有著類似的困擾,且束手無策吧。
一、孩子沉迷手機的4種傷害。
孩子長期沉迷于手機主要有以下四種傷害:
1.傷眼睛,引發(fā)近視。
孩子一旦迷上手機,就幾乎把手機變成了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必要部分,每天必玩,每玩必久。尤其是手機上安裝了一些游戲APP,孩子每時每刻都想著要打怪通關,導致走路在玩手機,去公園玩手機,過馬路玩手機,躺在被窩里也要偷偷玩手機……
長期對著手機玩,不僅輻射大,還對孩子的眼睛傷害很大。眼睛會疲憊,會干會癢,久了,提高了孩子近視的幾率,加快了孩子的近視速度,或加重孩子近視程度。

2.傷智力,影響未來。
據(jù)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中學班主任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使用手機越多,成績越差。因此,每次開家長會,這位班主任都會告誡家長:“如果你想讓海量的信息淹沒孩子,如果你想讓孩子考不上大學,那就給孩子手機。”
可見,沉迷于手機不能自拔,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手機對孩子成績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據(jù)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長達10年對100位學生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 50位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并且其中16位還獲得了全額的獎學金;而另外50位沉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踏進了大學的門檻,有3位高中畢業(yè)后只能在家?guī)凸ぁ?/p>
由此可見,沉迷于手機10年的孩子,把別人用來學習的時間,用來不惜熬夜玩手機,手癢心難耐,未來相差甚遠,一部手機,輕而易舉就會毀掉一個孩子美好的未來和無限的前程,相信是每一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

3.傷感情,影響親子關系。
玩手機過度沉迷的孩子,離不開手機。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就是急忙要手機,然后往凳子上一坐,或者沙發(fā)上一躺,雙眼盯牢手機就不挪窩了,家長為此感到焦慮和不安,勢必要阻止,家長一著急,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的,比如拔網(wǎng)線、砸手機,責罵等等。
孩子怎么辦呢?他們要么哭鬧,想盡辦法控制家長情緒,讓家長妥協(xié),把手機給自己玩;他們要么在家長的逼迫之下,暫時離開手機,去完成自己的作業(yè),但心思和精神已經(jīng)不在學習的狀態(tài)中了,不僅對學習提不起勁兒,還會仇視家長,覺得自己太難太委屈了,表現(xiàn)出跟家長較勁、冷戰(zhàn),甚至打鬧等情況。
親子關系處于一種“劍拔弩張”的狀態(tài),長此以住,手機就會變成親子關系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橫旦在兩代人之間,導致親子關系疏離,家庭戰(zhàn)爭不斷。

4.傷未來,形成不良行為。
沉迷手機,學業(yè)直線下降這種結果已經(jīng)讓許多家長無法接受了,更何況過度玩手機還是促使孩子不良行為形成和導致青少年犯罪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手機信息量海量且繁雜,許多不良信息對孩子有著深遠面重大的影響。那些不良的節(jié)目或是信息,會“污染”孩子純潔的心靈,應該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據(jù)德國教育家觀察發(fā)現(xiàn):
現(xiàn)今的德國小學生較之前沒有電子產(chǎn)品時代的小學生,更加容易多動、易怒,還有提筆忘字、做題粗心、記憶力差、詞不達意、協(xié)調性差、粘人、孤僻等等不好問題出現(xiàn)。
這位教育學家還認為孩子沉溺于電子產(chǎn)品,會使孩子出現(xiàn)各種學習障礙和自我管理問題。他們中年晚年,更容易失業(yè)、生病、破產(chǎn)、孤獨、抑郁甚至早死。
這就更進一步證明,手機的影響很魔性,它不僅會大大傷害孩子的心靈大,而且影響還很深很遠,它的陰影將擴大和延伸至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和工作,導致孩子走上社會以后的生活可能會舉步維艱。

二、孩子為什么喜歡玩手機?
細究孩子玩手機的原因,無非有3種。
1.家長把手機當“玩具”哄孩子。
生活中,隨處可見“手機”哄孩子的現(xiàn)象。有一次坐動車,親見一位爸爸帶著一位五六歲的小男孩。小男孩好動,一會用腳踢前面的座背,一會在車廂到處跑,這位爸爸來回追,可能是累了,為了讓兒子安靜一會兒,把自己的手機遞給了孩子,孩子立即高興地接過手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專心地玩起了游戲。
事實上,不少家長都像這位爸爸一樣,為了孩子能夠暫時聽話,會把手機當“玩具”來哄孩子,父母可以輕松一會,孩子玩得忘乎所以。孰不知,孩子一旦迷上手機,以后想要他放下很難。

2.模仿家長玩手機。
不難發(fā)現(xiàn),生活中大多數(shù)沉迷手機的孩子,他們的家長都是“低頭族”,或許有少數(shù)家長自己玩手機,能夠什么控制孩子不玩,大多數(shù)家長基本是控制不住孩子玩手機這件事的。
很多家長對自己玩手機有一套看法:上班不能玩手機,只能在家看會手機,爸爸們無非看看新聞、玩?zhèn)€游戲,媽媽們無非是刷朋友圈、網(wǎng)購,而他們認為孩子玩會手機也不打緊,理由是不能讓孩子消息閉塞、死讀書。

3.孩子太無聊。
有些來自家庭的因素,會讓孩子感覺生活太無趣,太無聊,從而走進了手機精彩的世界。
比如,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總是要求孩子要得“第一”;有些家長太焦慮,怒其不爭,動不動就打罵孩子;有些家長工作太忙,干脆聽之任之,沒有時間來陪伴孩子,一味從物質上滿足孩子等等,類似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在手機中獲得一些樂趣,不愿意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因為壓力大,沒自信心,缺少關愛,這是大多數(shù)沉迷手機孩子的主要因素。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