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是個本地土豪。沒有疫情的時候,全家一年去一個國家旅游,從國外帶手信都是奢侈品包包。有一次請幾個好朋友去,機票餐飲費用全包。
過去上學的時候,他上課把書籍堆得高高的,自己擋在書后看小說。
高考前一個月,還天天睡大覺,說懶得去考。他父母勸他,去考了好歹也有個全日制專科嘛,拿著高中畢業證,多難看啊。
他想想,也對,于是考了,讀了全日制大專。
如今畢業,光是收房租就月入幾萬,讓一眾同齡人羨慕不已。
有朋友說:“家里那么有錢,還讀什么書?”
另一個朋友附和:“我現在有錢的朋友,全都是當初不讀書的。個個都是家里房子征收,后面變成了富婆富豪。當初認真讀書的同學,反而都在苦逼打工”。

我真心佩服他們的邏輯:有錢=不用讀書, 讀書=沒錢,不讀書=變土豪。
“讀書無用論”總能一直存在。有些人,看見不讀書的人賺大錢了,他們說讀書無用;看見名校畢業生去當基層公務員,他們說讀書無用。看見大學畢業生比不上生意人,他們說讀書無用。
對于他們來說,不發財就是無用。
讀書真的無用嗎?我不支持雞娃,我也同意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我想告訴你:讀書是最值得你追求的路。
一、學歷是塊敲門磚
我有個朋友,娶了個有錢老婆。
他老婆是獨生女,結婚前,他老丈人拉著去看地皮,告訴他:“這些都是我們的!我只有一個女兒,以后我的家產,都是屬于你們的。”
那場景,像極了皇帝在展示自己打下的江山。
結婚三年后,他老丈人被合伙人陷害,不僅財產損失慘重,而且攤上了官司。他形容老丈人“一夜白頭”。
朋友有情有義,幫著老婆家忙前忙后,找律師,打官司,也消瘦了不少。他本身在金融行業工作,好在本身有學識、有本領,即便不靠老婆家,也能很好地撐起老婆孩子的生活。
蔡康永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有用,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但你連文憑都沒有。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
人生并非一番風順,你以為手里的財富能永遠屬于你,但是一場風暴來襲,這些財富可能瞬間變成泡影。
逆境時,一張文憑卻能為你兜底。
今天,你因為懶而不想去考試,你有想過后果嗎?
風光的時候,大家都捧你有錢。一旦落魄,誰還會說“有錢讀什么書”呢?他們只會說:連個文憑都沒有,連門檻都進不去。你說你自己有本事,你拿什么證明?
有學上,有書讀,已是人生幸事。千萬不要因為自恃清高、自以為是,而浪費了寶貴的讀書機會。

二、學識是為社會服務的手段
眾所周知,近年來由于貿易摩擦,華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硬件危機。
2019年,華為決定引入科技頂尖人才,最高的年薪達到了201萬,受到熱議。
當時任正非對此事進行回應:華為公司未來要拖著這個世界向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
當時,國人紛紛發出“吾輩當自強”的感慨。而這些優秀的科技人才,能憑借自己的學識和能力,與華為一同經受最嚴峻的考驗和挑戰,為國家的科技事業作出貢獻。
當時媒體報道年薪201萬的張霽,本科只是民辦學校。然而他不斷努力,考研考博,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也逐漸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后,張霽收到了多個大公司的offer,有的企業甚至開出了300多萬的年薪,但他最終選擇了華為。
他說希望自己能夠把所學所用在華為最困難的時候發揮出來,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關于是否要讀書,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回答:高數老師對著昏昏欲睡的我們怒吼道,一個個都給我醒一下,別人學高數可能只是為了混個畢業找個工作,你們不一樣,你們以后可能是要拿它來計算導彈飛行軌道的,計算飛機飛行阻力的。你們有什么資格在這里打瞌睡的?高數是你們以后搞科研的基礎,是手中的尖刀利刃,不把它學好怎么跟敵人拼殺?去送死嗎?
古今往來,無數國家棟梁用學識推動社會進步,用知識改變世界。
當你知道這些,你還會說“讀書無用”嗎?

三、讀書可以提升素養
當別人口吐蓮花,而你只會哈哈哈哈。
我有個姐姐最近給我發信息:“能不能介紹一些書給我看?”
我好奇。她最不喜歡讀書了,過去也常常說自己不讀書也沒關系,高中畢業也沒有遺憾。最近怎么轉性了?
原來,她搬進一個新小區,說自己受到了沖擊,原因是“里面的人好有素養”。
過去住在城中村小區,小區里很多都是與她一樣層次的人,要不就是家庭主婦,要不就是附近工廠打工。平時拼單都拼農產品,聊天都是家長里短。
口袋有錢后,她買了新房子,住進了夢寐以求的花園式小區,但是苦惱卻來了。
新小區很多都是年輕夫婦,有文化有學識。人家在群里討論的事物她不熟悉,跟物業爭論事情有理有據而不靠吼,拼農產品別人要求有產品質量保證……
過去說讀書沒用,但一遇到文化人就覺得自卑,連聊天都不會了,只好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
董卿說:“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
董卿當時主持《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讓人們見識到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她的落落大方、優雅從容,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學識為她帶來的強大氣場。
知識給你帶來的涵養和自信,是用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寫在最后
在這個躁動的年代,總有人告訴你“讀書無用”。你要堅信,讀書有用!
知識是你的精神食糧,能在貧瘠的歲月給你滋養;知識是彈藥,能在你低谷的時候推你一把;知識更是你的底氣,讓別人偷不走搶不走的寶貴財富啊!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