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宗明義,孩子沉迷手機游戲這件事,你們真不能單單指責騰訊。
就在最近發生了一件事,遼寧營口楞嚴寺公園,廣場舞大媽們與打籃球的孩子爆發沖突,有位大媽直接推搡抱著籃球據理力爭的孩子,并罵他是“小混混”,而且非常可氣的是:連公園管理者都偏袒廣場舞老人,將籃球框用膠帶封上,將籃球場用公園長椅堵住,并找了個施工的借口,搪塞家長。
據孩子們說,在籃球場邊拍一下籃球,都會遭到廣場舞大媽們的呵斥。

無獨有偶,在今年6月的四川,同樣也是廣場舞大媽與孩子搶籃球場,一位大媽直接恐嚇孩子:“我認識你們校長,你有能耐說出你的名字。”并對著孩子指指點點,言辭之激烈,一個成年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是個孩子。

解讀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為什么要說這兩件事?
道理很簡單,孩子沉迷游戲的根源,就在于如今提供給孩子的娛樂項目、娛樂場所太少了,僅有的體育運動場地還要“論資排輩”,被大媽們搶去,沉迷游戲,幾乎成了很多城里孩子唯一可行的娛樂方式。
所以說,當這些廣場舞大媽們,回去指責自己孩子、孫子不務正業,整天打游戲的時候,會不會想起自己與孩子們爭搶運動場地時的刻薄嘴臉?

當然,與孩子搶場地的不僅僅只有跳廣場舞的大媽,還有遛狗不拴繩、不帶口套的低素質居民。
曾有一位2歲的小孩,因為害怕小區里的小狗,就此拒絕出門,只在家里玩積木。
2019年,一位興化市的狗主人與孩子家長爆發沖突,狗主人說:“你要是怕小狗傷害你家孩子,就別帶孩子出來玩,就在家待著,小區那么多狗呢!”
這也是一種現實,在國內大部分社區,人類、寵物犬其實公用的是一片公共區域,難免就會出現互相擠占空間、互相滋擾、互相傷害。

參照美國的經驗,有些公園會專門提供遛狗專屬區,并且用事無巨細的法律和嚴苛處罰來約束狗主人的行為,與之相比,國內的相關法律和配套設施仍需完善。
正是因為前有廣場舞大媽,后有遛狗的狗主人,青少年在社區里的體育運動空間,正在被多方力量擠壓,變得越來越小。
而青少年的運動量,似乎已經到了事關國運的程度。

2019年,世衛組織發布全球第一份全球青少年身體活動報告,全稱為:《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的全球趨勢:基于298個人群研究、160萬參與者的綜合分析》。
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不足比例,達到了80%-89%之間。
雖然中國在今年東京奧運會上,很多項目都斬獲佳績,但青少年的綜合身體素質,且不說體育強國美國,就是距離隔壁的日本、韓國,都有明顯差距。

除了體育素質堪憂之外,我國青少年抑郁癥發病率也在逐年提升,根據《2019中國抑郁癥領域藍皮書》的顯示,青少年群體占抑郁癥患者比重已經接近5成。
請注意,目前學界普遍公認,體育運動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青少年學生戒除網癮,防范抑郁癥,同時能夠提升青少年的社會化,提高社會適應力。
因此,當我們趾高氣揚地指責如今小孩沉迷游戲,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的時候,有沒有仔細地審視自己,做到了對下一代的關懷與關心。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