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徐媽媽向我們反映,孩子今年9月開學上初一,可是現在整天就知道要手機打游戲。手機到手以后,不是玩游戲,就是刷短視頻,反正就是不還給父母。
孩子沉迷手機的跡象是在今年過年后,孩子自己偷玩手機大約二十多天,徐爸爸發現這種情況以后,擔心孩子染上游戲網癮,就把孩子的手機給沒收了。可是,這兩次孩子把手機要到手以后,又開始了玩游戲刷視頻,每天大約不間斷玩四個小時,大人不強制要都不想還給大人。
如今,孩子說想上電競學校,以后當職業電競選手。為此,徐媽媽跟孩子已經鬧僵了兩次,還動手打了他兩次,卻依舊沒能改變孩子的想法。
孩子喜歡玩手機游戲,甚至通過手機游戲了解到,原來打游戲可以是正式職業,于是就覺得電競選手就是一邊玩游戲一邊賺錢的神仙職業。
實際上孩子對職業電競選手的了解可能根本不深,家長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一味用打罵來對待,肯定是不行的。首先,家長要對孩子的想法進行了解,才有可能對孩子進行規勸。以下幾方面,是家長可以著手進行分析了解的:
一、職業電競的門檻,真的那么容易嗎?
要成為職業電競選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是每個愛玩游戲的人,都能成為職業電競選手,而職業電競選手的日常生活,往往沒有單純愛玩游戲的人想得那么簡單。每天巨額的訓練量,會導致肩周炎各種狀況頻發,稍微落后就要挨打。
而且,要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沒有點打游戲的天賦是不行的。讓孩子明白到成為電競選手的不易,孩子自己就會萌生退意。
二、孩子為什么會有想打電競的想法
孩子想打電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想躲避文化課的學習。文化課的學習和打游戲比起來十分枯燥,孩子不想回學校固定的上學、學習文化知識,就想到一個逃避學習的方法:打電競。
除了逃避學習,還有如今電競行業的宣傳比以前正面、廣泛了很多。以前一提到游戲,人們想的都是不好的,現在提到游戲,還有電競一詞,都知道這是可以當職業,可以去比賽甚至賺錢的。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沉迷玩游戲的孩子很多會有想打電競的想法就不奇怪了。
三、家長面對孩子提出不想上學想去打電競的時候,該怎么做
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是不是真的具備打電競的條件。如果孩子在這方面的表現確實十分出色,家長也不能扼殺孩子的天賦,畢竟電競選手的職業發展目前看來還是不錯的。
其次,如果孩子并不適合打電競,家長就要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家長可以直接把孩子帶到一些電競俱樂部對孩子的能力進行評判,孩子在事實面前也會低下頭來,認真回到學校學習。千萬不要只是切斷孩子跟游戲的聯系,這樣讓孩子產生反叛情緒。
四、如何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界限,引導孩子的學習
每個人都有愛玩樂的天性,孩子更甚。周一到周五放學,在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孩子玩手機半小時到1個小時,到了時間孩子必須主動上交手機,如果出現拖延情況,就要扣掉第二天玩手機的時間。周末不用上學,家長可以適當放松管理手機的時間。時間久了,孩子養成了勞逸結合的習慣,自覺性就會有所提高。
當孩子提出想去打職業電競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打擊孩子的想法,而是順著孩子的思路去想,幫助孩子分析這個想法的可行性,感到被尊重以后,孩子才能把家長的規勸聽進去。以上四點是對于孩子想要打職業電競的分析建議,家長你認可嗎?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