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都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自己明明讓他往東,他去偏偏往西,不讓他干什么事情,他便偏偏要干,越是阻止他們反而更來勁,好像生來就是讓家長生氣一樣。家長對于這種情況也是束手無策,每次面對這種狀況的時候,總認為孩子進入了叛逆期,屬于正常現象,最后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有些家長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認為他們侵犯了自己的尊嚴,于是大聲責罵,最后只會讓孩子反抗升級。
孩子開始叛逆,有哪些因素有關?
1、進入叛逆期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也會形成自我獨立意識,他們也會一個人處理事情,這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過程,所以當父母指責他們的時候,他們下意識的告訴自己,應該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所以就出現了抵抗父母要求的行為。
2、家長太嘮叨
中國家長總是給孩子立下許多規矩,一旦孩子觸碰到自己的底線,就會無窮無盡地數落孩子,一次兩次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嘮叨成為常態之后,孩子也會產生疲倦。最終這樣的嘮叨只會毫無效果,因為孩子已經對父母的嘮叨產生了免疫力,而且還出現了厭煩情緒,導致他們越來越不聽話。
3、家長過于強勢
有些家長在進行教育的時候,總是會認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憑借了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證明自己的觀點都是正確的,所以總會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他們并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4、不相信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成長是循環漸進的,不管是心智還是身體,他們在經歷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會面對困難,而父母擔心他們無法完成任務,總是在一旁叮囑。這種叮囑看起來是好心,但是讓孩子覺得是不信任自己的感覺,總覺得父母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就開始和父母對著干。
孩子不聽話,家長如何應對
學會尊重孩子
有些孩子的心智沒有發育成熟,但是他們已經有了自我意識,所以他們也是和成年人一樣需要被尊重的,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放下權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以粗暴去壓制他們,要學會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一件事情。
孩子的想法都是特別幼稚的,家長也不應該輕易否定,而是多去鼓勵他們,只有雙向互動之后才能夠產生積極的意義,孩子也不會和父母對著干。
相信孩子的能力
父母不能總幫著孩子做事情,只要孩子不會犯下原則性的錯誤或者是釀下嚴重的后果,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某件事情,只有被父母信任,孩子的獨立能力才會提高。
和孩子成為朋友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也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壓迫,應該放低姿態和孩子成為朋友,尤其是每天工作的父母,勞累一天以后很容易發火,經常會使親子關系變得緊張。
爭取孩子的意見
父母在決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意見,其實他們的意見是可以被重視的,只有這樣才會體現出自我價值,有一種被父母認可的成就感。
寫在最后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都會進入叛逆期,和父母對著干,只要父母及時了解背后的原因,弄清楚孩子之所以這樣做的心理,就能讓他變得成熟起來,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