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蔡明老師小品《天網恢恢》告訴孩子,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天網恢恢小品主持詞)
家長有沒有被孩子問過,“我們學習為的是什么呀?”,每當遇見這樣的問題,可能爸爸媽媽會回答:
- 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
- 為了自己活得可以更輕松。
- 為了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 為了實現個人的價值。
起初,我也是這么想的,在看了蔡明老師的小品《天網恢恢》后,我覺得學習是為了給自己増智,人可以大智若愚,但是不能真的一無所知。做人要有一雙慧眼,可以選擇暫時用紗蒙住,但是不能被所有人的表面蒙蔽。
小品《天網恢恢》
人生百態,這部小品講的是蔡明扮演的警察李嬸,在一家騙子公司臥底,最終破案抓獲“騙子頭”的經過。
小品中“漏洞百出”、笑點頻頻,比方說,公交卡異地消費。
比方說,謊稱被對方女兒綁架。
騙子的高明就在于他們應變能力很強,思維很靈活。為了讓李嬸頂替“失蹤”的婷婷接電話騙錢,剛好來個送盒飯的,兩個騙子實操教李嬸怎么騙人。
小品結尾肯定是“邪不勝正”,裝傻充愣的李嬸把自己的卡號報給被騙老人,騙子沒有得到錢,引出幕后老板,最后李嬸把大小騙子們捉拿歸案。
寶貝兒,你發現漏洞了嗎?
在節目最開始,兩個騙子不停的打電話騙人,話里話外都是錯。小孩子看熱鬧,大人看懂了才會笑。
“寶貝兒,你覺得哪里好笑?”看到孩子跟我們一起笑,我就忍不住問一句。其實,我發自內心的覺得孩子看不懂。
“媽媽,你沒注意他的表情嗎?真好笑”。果然,大人小孩笑得還真不是一個事兒。
我和孩子分析,公交卡顯示異地消費8000元,這句話哪里不對?(小孩子對錢的多少不太有概念,我讓他想想,①媽媽每次充多少錢,②坐一次公交多少錢,③公交卡還可以用來做別的嗎?)
- 公交卡不可以異地消費。
- 通常是不會往公交卡里充值8000的,那得花多久啊?
- 公交卡只能坐公交、打車,不能用于其它消費。
- 我們坐公交車1元,打車10-20元,公交費、打車費,單次肯定到不了8000。
孩子顯然沒想到一句話里,可以發現這么多隱藏的漏洞。
我問他,如果有同學跟你說,他花了1000塊買了1個本,你信不?
孩子搖頭表示不信,因為他買小田字1個才5毛錢。對于不信的事情,我們心里有數就好,不一定非得糾正別人,這也是給別人留面子。而且很多事情不是絕對的,不必較真兒。最主要的是,爭論這個結果沒有什么意義。
透過小品發現生活、反觀自己
小品源于生活,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想小品的作用就在于此。
很多人之所以受騙,是因為他們沒有警惕之心嗎?也許也是因為騙子騙術太高超。
所以,我告訴孩子,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了以后不被騙,或者哪怕是被騙,也要被騙的清清楚楚,心知肚明,不能像那個送盒飯的,被騙了還給人送錢回去。
(當然,小品里有可能是為了監督員工,老板故意為之,為了告訴孩子學習重要性,故意忽略)
這里有一道腦筋急轉彎,可以練習一下孩子的思維,可能很多大人都沒轉過來彎,例如我就沒轉過來(哭):
大致情況是這樣的:
- 盒飯30元,送餐人,騙子1,騙子2
- 送餐人來送餐,要收餐費30元
- 騙子1 給送餐人100元,找零70元
- 騙子2 給送餐人30元,拿回100元
- 送餐人一共收了130元、找零70元,覺得自己多收了30元盒飯錢,又送回30元
大家來說說,
- 騙子騙了多少錢?
- 送餐人虧了多少錢?
(有會算的嗎?求答案~)
孩子算懵了,我趁機會告訴他,學習可以讓我們的頭腦更靈活,至少不會讓我們被人賣了還替騙子數錢。學習也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利益不被他人侵害的一種方法。
學習讓我們頭腦更靈活
蔡明老師演的李嬸,貌似就是一個掃地阿姨,可是關鍵時刻不經意的一句話,可以讓騙子不得不找她幫忙,例如:
- 學婷婷細聲細語的說話,兩個男騙子都說像。
- “我這個外人該下班嘍”逼迫騙子快點下決定讓李嬸參與。
同時,她裝傻充愣,說自己善良,不能幫助騙子騙別人,讓騙子放松警惕心理。
這些都需要細心的人,聯系上下情景,才能觀察總結出來的。這也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不要被表象蒙住雙眼
三六計中有一計“苦肉計”,專門為心腸軟、善良的人設計。騙子編造各種慘,就為了讓李嬸幫他們騙人。
生活中的乞丐團伙,也是利用了人們的善良之心來乞討、獲利。
就像李嬸說的,拿著掃把的不一定是清潔工,也許是哈利波特呢?
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何能擦亮雙眼識英雄?唯有學習。
我們現在用自己的經歷、經驗、體會,告訴孩子,“為什么學習?”可能等孩子長大后,他們會找到自己為什么要學習的原因。也許就是想快樂工作,不被工作、金錢奴役也說不定呢~
如果你被孩子問,“我們為什么要學習?”,你會如何回答?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