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酸乙酯的制取和水解
⒈ 實驗原理:
⑴ 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乙醇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⑵ 在酸或堿存在的條件下,乙酸乙酯與水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乙酸和乙醇,堿性條件下的水解更完全。
⒉ 實驗操作:
⑴ 在試管里先加入3mL無水乙醇,然后一邊搖動一邊慢慢地加入2mL濃硫酸和2mL冰醋酸,加入2~3小塊碎瓷片。按教材所示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小心均勻地加熱試管3~5分鐘,產生的氣體經導管通到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觀察發生的現象。
⑵ 在3支試管中各滴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試管里加蒸餾水5.5mL;向第二支試管里加1∶5稀硫酸0.5mL、蒸餾水5mL;向第三支試管里加30%的NaOH溶液0.5mL、蒸餾水5mL。振蕩均勻后,把3支試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加熱幾分鐘,觀察發生的現象。
⒊ 實驗現象及結論:
⑴ 可看到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狀液體產生并可聞到香味。
說明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乙醇分子里的羥基氫原子和乙酸分子里的羥基一起脫去,結合形成水,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H HOCH2CH3=CH3COOCH2CH3 H2O
⑵ 幾分鐘后,第三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消失了;第二支試管里還有一點乙酸乙酯的氣味;第一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沒有多大變化。
說明在酸(或堿)存在的條件下,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了乙酸和乙醇,堿性條件下的水解更完全。
CH3COOCH2CH3 H2O=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NaOH=CH3COONa CH3CH2OH
⒋ 問題:
⑴ 制取乙酸乙酯實驗:
① 在配制乙醇、濃H2SO4、乙酸的混合液時,各試劑加入試管的次序為什么是:先乙醇,再濃H2SO4,最后加乙酸?
防止濃H2SO4與乙醇、乙酸混合時放出大量熱,造成液體飛濺。
② 實驗中為什么需要使用過量的乙醇?
由于此反應是可逆反應,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產率,需要適當增大廉價原料乙醇的用量使反應盡可能生成乙酸乙酯,同時也可以提高成本較高的乙酸的轉化率。
③ 濃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作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作吸水劑使可逆反應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動。
④ 在加熱反應混合物時,為什么要用酒精燈小心均勻地加熱試管?
防止尚未反應的乙酸、乙醇蒸出。
⑤ 加熱時怎樣防止暴沸?
(實驗前應在反應的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加熱過程中發生暴沸)
⑥ 收集乙酸乙酯時使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溶液分層,析出乙酸乙酯。同時還可以冷卻乙酸乙酯,減少乙酸乙酯的揮發。
⑦ 為什么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飽和Na2CO3溶液?
NaOH溶液的堿性太強,會使乙酸乙酯發生水解反應而重新變成乙酸和乙醇。
⑧ 為什么導氣管只接近液面而不能伸到Na2CO3溶液中?
防止倒吸。
⑨ 裝置中的長導管的作用是什么?
導氣兼冷凝回流,防止未反應的乙酸、乙醇因蒸發而損耗。
⑩ 如何從飽和碳酸鈉溶液液面上提取生成的乙酸乙酯?
分液。
⑵ 乙酸乙酯水解實驗:
① 在乙酸乙酯水解實驗中,為什么乙酸乙酯的用量、水與酸堿的混合液的用量、水浴的溫度等均要一樣?
② 乙酸乙酯水解的溫度為什么控制在70℃~80℃的水浴中加熱?溫度過高有何影響?
③ 影響乙酸乙酯水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為什么在堿存在的條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更大?
④ 工業上,油脂水解制取肥皂是在什么條件下進行?工業上,油脂水解制取高級脂肪酸又是在什么條件下進行?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何書寫?
二、葡萄糖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
⒈ 實驗原理: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具有還原性,可被新制氫氧化銅氧化。
⒉ 實驗操作:在試管里加入2mL5%的NaOH溶液,滴入2%的CuSO4溶液5滴,混勻,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熱,觀察現象。
⒊ 實驗現象及結論:加熱前,看到有藍色沉淀生成;加熱后看到有紅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具有還原性,可還原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生成磚紅色氧化亞銅沉淀。
2NaOH CuSO4=Cu(OH)2↓ Na2SO4
CH2OH(CHOH)4CHO 2Cu(OH)2=CH2OH(CHOH)4COOH Cu2O↓ 2H2O
⒋ 問題:
⑴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常含有葡萄糖,如何檢測?
⑵ 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淀粉的水解已經開始?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淀粉已部分水解?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淀粉未發生水解?
⑶ 酒精、乙酸、葡萄糖三種無色溶液,如何用一種試劑加以鑒別?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