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做好超前預習、看題目和答案、做專題測試題、寫數學學習總結是高中數學學習的四種方法,按照這四種方法來學習數學,堅持執行半學期,相信你的數學成績能夠迅速提高!
對大部分高中生來說,學習數學的確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
無論是文科數學還是理科數學,要學習的知識點都比初中多,并且難度也比初中數學高了幾個層級。
即使自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數學上,每天都有背數學公式、寫數學試卷,但是等到考試的時候,一做題腦袋就發蒙,考出來的成績很不理想。相信很多高中學子都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那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有沒有一些學習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數學成績呢?
為此我回顧了自己高中三年的數學學習過程,并總結了四種學習方法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那些被數學折磨的學生。
這四種方法分別是:先做好超前預習、再看題目和答案、接著做專題測試題、最后寫數學學習總結。
一、做好超前預習:盡量在每堂數學課前都做好預習
高中數學課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在課堂上,老師會詳細講解具體的知識點,幫助同學打好數學基礎。
1、打好數學基礎非常重要,至少有兩點好處:
(1)數學基礎扎實,將能夠拿到60%—70%的基礎分。在高中階段,很多考試考察的其實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
也就是說,牢固掌握基礎知識以后,并且少犯錯誤,那么就能夠拿到一張試卷上60%的分數,再加上剩下40%較為難一點的題目得分,考一個及格且偏上的分數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再稍微努力一下,那數學也是有可能考高分的。
更為重要的是,絕大省份的高考數學試卷也是如此。所以,學好數學中的基礎知識,對考試得分來說非常關鍵。
(2)數學基礎知識是解決數學大題、難題的關鍵。在數學學習中,很多同學傾向于上來就去做大題、做壓軸題,而對零碎的基礎知識點卻毫不重視。其實這種做法有點本末倒置,這是因為數學大題、壓軸題都是由細碎的知識點所堆積起來的,如果沒有豐富的基礎知識做儲備,你就很難發現這些壓軸題里面的蹊蹺,自然就很難找到突破口。
因此說,重視數學基礎的學習,將有利于你去攻克大題和難題,以便迅速提高數學考試成績。
那如何打好高中數學學習的基礎呢?答案就是要學會“課前預習”。
2、如何進行“課前預習”
(1)在數學老師每次上課前,你都應該提前抽20分鐘左右,把這堂課要講的一些知識點給過一遍。
(2)對教材上的數學公式、定理等重要知識點,除了默讀兩三遍以外,還可以在草稿紙上抄寫、演算一遍,這樣在老師講課的時候,你對數學公式、定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
(3)把不懂的地方做一個明顯的標記,在上課的時候,注意聽講,看能不能弄明白這些問題。或者在預習的時候,可以借助一些數學教材輔導書、數學教材詳解等參考書籍來輔助預習。不過在看的時候,不用太詳細,因為預習的話,只是大致了解一下這個章節的基礎知識點,等老師講完這個章節后,再集中時間進行詳細研讀即可。
(4)在每次老師下課后,都盡量在課間或者課后找10分鐘左右時間,來鞏固課堂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點。這樣趁熱打鐵,可以更加快速的記憶住相應的數學公式和定理,而且效果也會很好。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向班里面的同學或者數學老師詢問,這樣就不會有不懂的知識點被落下。
(5)在預習的時候,可以時刻提醒一下自己,預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打好數學基礎,所以一定要把與之相關的比較零散的基礎知識點給掌握牢固。
同時,還可以做“超前預習”,就是在寒暑假或者節假日的時候,把相應的數學教材給預習一遍。
如果是已經把相應的數學教材給預習完了的話,那么可以進行再一次的預習,兩遍或者三遍的預習,將能夠更加扎實的打好數學基礎。
二、看題目和答案,并歸納常見的數學題型,讓你提前建立一個良好的解題思維框架
看題目和答案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在我們聽完數學老師的課以后,可以先不慌著急做題。這個時候,可以先去把與這個章節相關的題目給整理一下,然后直接去看每一題的答案是如何解析的,就是一題一題的看答案和詳細的解析就可以。
以三角函數為例,來去解釋如何“看題目和答案”。
1、比如說最近數學老師正在講與三角函數相關的內容。
這個時候,你可以先找50道和三角函數有關的課后習題去看,具體的方法就是看完每道題后,就直接去看題目的答案,然后對照著答案來分析一下這道題目是如何解答的。
在分析的過程中,你要看清楚題目要求是如何表述的,比如題目有沒有對三角函數的定義域、值域、求解范圍等有要求,如果有的話,你再看看這道題的答題步驟是如何進行解答的。這樣一來,你就會對三角函數的題目熟悉起來。
2、在看完你找到的課后習題以后,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歸納和總結。
就是看一下在三角函數這個章節里面,有哪些常見的題型,并且題目是如何進行設計的。總結的時候,可以找一個專門的筆記本,把你總結出來的題型,簡單的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
注意,這個時候只需要簡單記錄一下就可以,并不用花費很多時間去一一抄寫下來。同時,格式也不用很嚴謹,你可以用一些自己能看得懂的符號或者標記進行快速記錄,這樣有助于節約時間。
3、為什么要先看題目和答案呢?為什么不直接去做題呢?
看到這里,相信有一些同學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就是我能不能在老師上完課以后,就直接去做題。
其實也是可以直接去做題的,但是對那些數學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最好是先通過看題目、看答案來熟悉一下題型。等熟悉了以后再去做題,這樣自己在做題前,就有了一個很好的解題思維框架。如此一來,將會有利于自己的整個學習過程。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對很多同學來說,之所以不會做題,是因為他們對這些數學題目是不熟悉的。不熟悉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有一些同學在做數學試卷的時候,很多題目對他們來說都是第一次遇到,對相應題目的出題背景、解題突破點、解答步驟等都是不熟悉的,甚至連題目都看不懂。
這樣一來,要想成功解出這些題目,相對來說就非常困難。
所以要想找到解題思路,要想有一個很熟悉的解題題感,就需要先了解一下相關的數學題目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就是我們要站在出題老師的角度去看每道數學題,然后再去解題,相應的難度就會小很多。而先看題目,再對照著答案去分析解題過程,是熟悉數學題目較為有效的一種方法。
三、做專題測試題:快速提高你的解題能力
在我們看完題目和答案解析以后,接下來就要進入“專題訓練”的階段了。具體方法和步驟如下:
1、做專題訓練,就是把與最近所學內容相關的數學題目給匯總一下,然后開始做題。
比如說,最近老師在講和圓錐曲線相關的內容,那么就把橢圓、拋物線、雙曲線等相關的題目找過來,找過來以后,先按照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這幾種方式進行歸類,歸類好以后就開始做題。做題的順序是:先只做選擇題,然后做填空題,最后做大題,盡量不要串起來做題,每次集中時間只做一種類型的題目。
因為在做題以前,你已經看過了與橢圓、拋物線、雙曲線等相關的題目和答案,所以在這次做題的時候,相對來說,會比較簡單。
2、具體的操作方法。
如果在做題的時候,感覺不順手或者依然有很多題目看不懂、不會做,這個時候請不要著急,可以先停下來做題,再去看看題目和答案,等看到心中有感覺的時候,再來做題。
當然,在看題目、看答案的過程中,你需要思考、記憶、聯想和總結。就是思考題目為什么這么出,然后記憶相關的解題步驟,之后聯想一下這些題目之間的關系,最后再進行一個系統性的總結,把和圓錐曲線相關的題型給總結一下。
此時的題型總結依然可以記錄到你自己準備的筆記本里面去,一般來說,題型總結的時候,不用把所有的題目都抄寫在筆記本上,只需要簡單記錄一下,自己能夠看明白就好。
3、這里為什么要做專題訓練呢?
是因為專題訓練能夠快速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做專題訓練,是對我們第一步驟(預習)和第二步驟(看題目、看答案)的學習效果進行一個徹徹底底的檢驗。通過做專題形式的練習題,我們能夠知道自己對數學某一單元的學習是否有成效,并且可以詳細檢驗一下自己真實的解題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專題形式的訓練更有利于對某一類型的題目進行集中性的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并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有題目不會解答或者有些題目的最終答案沒有算對,此時再去對照答案,看一下正確的解題步驟是什么樣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這次看答案的過程中,一定要詳細的看一下自己是在解題的哪一步出現了問題,并且要回想一下當時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同時要反思自己為什么沒有想到正確的解題步驟或方法。經歷這樣一個反思過程以后,我們一般能夠牢牢掌握相應題型的解題方法,并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思維拓展能力。
四、寫數學學習總結:通過梳理學習總結來夯實數學解題能力
寫數學學習總結,對提高數學成績來說,特別有幫助。正在上高中的學生可以嘗試寫一下數學學習總結,在梳理自己數學學習過程的時候,能夠發現一些隱藏的問題,這些隱藏的問題恰恰是我們平時所忽略的或者發現不了的問題。而解決了這些問題,相對來說,就把我們數學學習道路上的關鍵性問題給鏟除掉了。在寫數學學習總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法:
1、寫作時間。
一般在周末期間寫數學學習總結,因為周末是休息時間,整個人的身心會放松下來,放松的身心有助于我們去反思本周的數學學習過程,然后在寫作的過程中,相對來說更容易寫出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來。
2、寫作頻率。
一周寫一次數學總結即可,不用寫太多。如果在周一到周五的學習期間,偶然想到了一些比較新奇或者經典的好點子,這個時候可以先記錄一些關鍵詞或關鍵語句,等到周末的時候,再詳細寫一下。
3、寫作篇幅。
一般來說,寫數學學習總結的時候,每次寫500-1000字左右就可以。如果還有一些空余時間,那么可以多寫一些。但是也不要寫太多字,因為會影響我們的休息或者其他方面的學習。畢竟在高中階段,時間對每一個高中生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
4、寫作內容。
一般來說,數學學習總結包括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考試分數羅列、考試中所出現的錯誤總結、做題中沒注意到的細節總結、最近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點總結、做題過程中所發現的一些巧妙的學習方法總結等。通過總結以上內容,可以讓我們的數學學習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不會偏離正確的學習目標,同時還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讓數學學習變得簡單、高效起來。
除了寫和數學學習有關的內容外,還可以寫一些自己在這一周內的整個學習狀態、班級學習進度和自我的成長狀態等內容。通過寫這些零散的事情,可以很大程度上放松自己的心情、拓寬自己的視野,將最好的經驗給沉淀下來,以便讓自己的成長更加迅速、更加扎實。
五、數學學習需要靈活應對,更需要扎實的努力
小編在高中階段,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學習數學,在最后高考的時候,雖然考了一個還不錯的分數,但是總覺得自己的數學學習缺乏了一些技巧。于是,在上大學以后,我就經常回憶起自己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來,期待能夠找到一些突破的方法。
在不斷回憶、不斷總結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高中階段,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數學,但是卻導致自己花在其他科目上的時間變少了。如此一來,便影響了其他科目的學習。
雖然自己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在數學上,但是卻一直做無用功,這是因為我高中階段只是純粹的在做數學題,并且是重復的做數學題。
在悶頭做題的過程中,并沒有及時的進行題型總結和題型分析,而且也沒有通過“先看題目和答案,再做題”的方式來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而導致自己總是會遇到新的數學題目而完全沒有辦法去解決掉這些問題。
一旦自己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的時候,我的心里面就會比較緊張,就會想到如果這道題出現在高考試卷上,那該怎么辦?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自己越是花很多時間去學習數學,就越沒有足夠的信心,最終使得自己的高考數學成績并不是很理想。并且,還浪費了很多時間。
如果這些時間抽出一部分花在理綜上,那么理綜有可能會考的更好一些。這樣的話,總體的高考成績會高一點,因為高考要追求總成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單科成績。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可以嘗試一下先預習,然后看題目看答案,接著再去做一些專題類型的數學題,最后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展寫一些經典的數學總結,那么對整個數學學習而言,將是大有裨益的。
數學是一門講究邏輯的學科,我們一方面要扎實努力,一方面要懂得技巧,同時學會靈活應對。如此一來,便可以逐步攻克高中數學學習的各個難點,取得優異的高考成績!
相關書籍:《數學那玩意》、《解題闡宗》等。
我是紅魚,專注教育領域創作,為你提供更多的教育資訊和備考方法,讓你的人生越來越好!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