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戰是由不屬于傳統軍事單位的平民發動的。
這類戰爭的典型特征是對毫無防備的軍事目標進行破壞、伏擊和突然襲擊。游擊戰士經常在自己的家鄉作戰,他們利用自己對當地地形和地貌的熟悉來作戰。
游擊戰士
關鍵要點:游擊戰
· 孫子兵在《孫子兵法》中首次描述了游擊戰爭。
· 游擊戰術的特點是不斷的出其不意的進攻和限制敵軍的行動。
· 游擊隊還利用宣傳策略招募戰士并贏得當地民眾的支持。
歷史
游擊戰的使用最早是在公元前6世紀由孫子在他的經典著作《孫子兵法》中提出的。公元前217年,羅馬獨裁者昆圖斯·法比尤斯·馬克西姆斯(Quintus Fabius Maximus),他被稱為“游擊戰之父”,利用他的“費邊戰術”擊敗了強大的入侵軍隊迦太基將軍漢尼拔·巴薩。19世紀初,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公民在半島戰爭中使用游擊戰術打敗了拿破侖的法國軍隊。在1952年古巴革命期間,切?格瓦拉領導的游擊隊幫助菲德爾?卡斯特羅推翻了古巴獨裁者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中國的毛澤東和越南北部的胡志明等領導人使用游擊戰,西方通常認為游擊戰只是共產主義的一種策略。然而,歷史證明這是一種誤解,因為許多社會因素激發了平民士兵,與國家無關。
目的和動機
當被問及游擊戰的動機時,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給出了著名的回答:“游擊隊員為什么戰斗?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游擊隊戰士是一個社會改革家,他拿起武器反對壓迫他們的人。”
歷史證明,公眾對游擊隊的看法是英雄還是惡棍,取決于他們的戰術和動機。雖然許多游擊隊員為保障基本人權而戰,但有些人卻發動了不正當的暴力。
切·格瓦拉和毛澤東
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北愛爾蘭,一個自稱愛爾蘭共和軍(IRA)的民間組織對英國安全部隊和該國的公共機構,以及無辜的愛爾蘭公民發動了一系列襲擊。愛爾蘭共和軍的襲擊以濫殺無辜的轟炸等戰術為特點,媒體和英國政府都將其描述為恐怖主義行為。
游擊組織的范圍很廣,小到地方性的小組織,大到分散在各地的由數千名訓練有素的戰士組成的地區分散團。除了嚴格的軍事單位外,許多游擊隊也有政治派別,負責發展和分發宣傳,以便招募新的戰士和贏得當地平民的支持。
游擊戰戰術
孫子在《孫子兵法》中總結了游擊戰的戰術:“秘密,迅速,化整為零,聲東擊西,忽南忽北,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
游擊隊利用小型快速移動的部隊,反復發動突然的“打了就跑”攻擊。游擊戰術在人力和軍事裝備上都面臨著極大的劣勢,這些攻擊的目的是破壞較大的敵軍的穩定和士氣,同時盡量減少自己的傷亡。
游擊隊炸毀的日軍運輸車
游擊戰士經常試圖通過攻擊敵人的補給設施,如橋梁、鐵路和機場,來限制敵人的軍隊、武器和物資的運輸。為了融入當地群眾,游擊隊戰士很少穿制服或佩戴識別標志。這種隱身戰術幫助他們能出其不意得攻擊。
游擊戰與恐怖主義
雖然他們都使用許多相同的戰術和武器,但游擊隊員和恐怖分子之間有重大的區別。
最重要的是,恐怖分子很少襲擊防御軍事目標。相反,恐怖分子通常襲擊所謂的“軟目標”,如民用飛機、學校、教堂和其他公共集會場所。2001年美國發生的9 / 11恐怖襲擊和1995年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就是恐怖襲擊的例子。
911事件
與恐怖分子不同,游擊戰士不襲擊平民。游擊隊作為準軍事部隊行動和戰斗,目的是奪取領土和敵人的裝備。
游擊戰例子
縱觀歷史,不斷發展的文化意識形態,如自由、平等、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和宗教原教旨主義,促使人們采取游擊戰戰術,以對抗外來侵略者的壓迫和迫害。
雖然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許多戰斗都是在常規軍隊之間進行的,但美國的平民愛國者經常使用游擊戰術來破壞規模更大、裝備更好的英國軍隊的行動。
美國獨立戰爭游擊隊
1775年4月19日,獨立戰爭開始時,一支由殖民地美國平民組成的民兵組織,利用游擊戰戰術擊退了英國軍隊。美國將軍喬治·華盛頓經常使用當地游擊隊來支持他的大陸軍,并使用非常規的游擊戰術,如間諜和狙擊。在戰爭的最后階段,南卡羅萊納的一個公民民兵組織使用游擊戰術將英軍指揮官康沃利斯勛爵趕出卡羅萊納。
南非布爾戰爭
在南非的布爾戰爭中,從1880年到1902年,布爾人穿著單調的農業衣服,運用游擊戰術,如隱蔽、機動性、對地形的了解以及遠距離狙擊等,成功地擊退了穿著鮮艷制服的入侵英軍。
蘇聯入侵阿富汗
1979年末,蘇聯(現俄羅斯)軍隊入侵阿富汗,被稱為圣戰者的阿富汗游擊隊是由當地部落成員組成的,他們最初用過時的一戰步槍和軍刀在馬背上與蘇聯軍隊作戰。當美國開始向圣戰者游擊隊提供先進的反坦克和防空導彈等現代武器時,這場戰爭升級為長達十年的戰爭。
在接下來的10年里,圣戰者利用美國提供的武器和對阿富汗崎嶇地形的了解,使規模大得多的蘇聯軍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蘇聯在1989年從阿富汗撤軍。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