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2019中文在线观看,亚洲区中文字幕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么覺得被教科書騙了?(張衡地動儀去哪了)

來源:科普中央廚房 | 北京科技報

文/記者 劉辛味 圖文編輯/陳永杰

采訪專家: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馮銳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組組長)

中學課本里的張衡地動儀一直伴隨著各種爭議,為什么人們會混淆考古發現與復原模型?是根據什么原理復原的?地動儀能不能預測地震?

日前,一則關于“張衡地動儀從教材中刪除”的新聞曾引發熱議。其實除了張衡地動儀,很多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都入選了中學課本,有一些也產生過爭議。張衡地動儀的復制品為何不能預測地震?指南針的始祖“司南”到底能不能指南?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還是改進者?讓我們一起來考證一下。(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中學課本里的中國古代科技”專題)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么覺得被教科書騙了?(張衡地動儀去哪了)

畫家繪制的張衡制作地動儀的想象圖(供圖 馮銳)

在歷史上,漢朝的張衡曾經發明了一個名為地動儀的裝置,這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不過因為歷史的原因,今天我們看不到地動儀的的實物,后經過相關專家努力,張衡地動儀復制品終于出現。

但圍繞張衡地動儀的爭議一直不斷。張衡地動儀復制品為何不能預測地震?史書記載的有關地動儀預測的隴西地震是否存在?

張衡地動儀蜚聲中外也爭議不斷

最早關注到地動儀的不是中國人。1875年日本學者服部一三(I。 Hattori)首次嘗試了復原張衡的地動儀。同年,英國礦物學家米爾恩(John Milne)受邀前往日本任教,在到達日本前途經中國多個城市,了解了中國文化,也知道了日本學者的地動儀復原。后來米爾恩從地質礦物研究轉向了地震研究,并嘗試復原張衡地動儀。

米爾恩指出張衡地動儀是一種驗震器(Seismoscope),是指只對地震有反應的儀器,而非對一般振動都有反應的報警器。這讓地動儀有了非凡的意義。1883年,他出版了世界首部地震學專著,把中國史書中關于地動儀的內容翻譯成了英文,并介紹了他自己的模型,產生了很大影響。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么覺得被教科書騙了?(張衡地動儀去哪了)

張衡(圖片來自網絡)

1889年,一位德國天文學家在做天文觀測時,偶然監測到了日本熊本發生的地震。這次發現不僅證實了地震波的存在,而且是首次在遠距離記錄了地震的數據。他用的工具本來是測量重力變化的水平擺傾斜儀,米爾恩之后對這種儀器進行了改造——世界上第一臺現代地震儀誕生了。后來現代地震學逐步發展起來,米爾恩更是被譽為現代地震學的奠基人。

米爾恩和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對地動儀的推崇,讓人們知道了原來中國早在1700多年就已經記錄了遠處的地震,肯定了地動儀的存在。史書記載公元132年是張衡完成建造地動儀的時間,132年也被公認為人類首臺地震儀器誕生的年份。

影響中國幾代人,在教科書中的地動儀模型是我國科技家、文物學復原專家王振鐸1951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復原的。復原目的也有為了配合宣傳中國古代文化和博物館陳列的需要,最終復原出的模型影響力前所未有。在很長時間以來都是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標志之一。

但是,從實際應用到科學原理上,此復原模型在學界一直有爭議。尤其是功能上不能驗震,成了很多人否定地動儀復原模型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舊版的教科書中沒有說明這是復原模型,讓很多人誤認為是考古發現。實際上,地動儀早已失傳。教學與宣傳的不足甚至讓人誤認為地動儀能夠“預測地震”,了解實際情況后讓人大呼“被教科書騙了幾十年”。

對于地動儀的復原研究從未停止。到2000年為止,國內外一共出現了13種張衡地動儀復原模型,遺憾的是都不能檢驗地震。這一問題讓地動儀的復原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地動儀是中國古代科技的典范,把它工作原理直觀展演出來”。

2003年,來自國內9個權威機構,包括歷史、考古、地震、機械、美術學等35位專家組成團隊合作開始進行《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研究。

2008年,他們制成復原模型通過了國家驗收。目前沒有記錄新模型在真實地震情況下起到了作用,但至少在實驗室里,它經受住了專業地震實驗(包括模擬現實地震)的檢驗。

文獻中的地動儀是否真的存在?

很長時間以來,學者復原地動儀只能參考范曄《后漢書?張衡傳》中的196個字。這讓很多人質疑地動儀的真實性。其實,學界本身就有“孤證不立”的約定俗成。《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組組長、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馮銳認為,“文字不豐富是歷史研究的普遍特點。稀少不能成為定論的依據。”

《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組進行深入文獻挖掘后,發現了在東漢末年至范曄成書之前的320余年間,東漢史書共13部,至今有幸留下9部。雖然有的史書不完整,但其中有4部史書《續漢書》、《后漢紀》、《后漢書?順帝紀》和《鼎錄》豐富了地動儀的描述,將文字量擴充至254個字。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么覺得被教科書騙了?(張衡地動儀去哪了)

《續漢書》、《后漢紀》、《后漢書?順帝紀》和《鼎錄》豐富了有關地動儀的描述(供圖 馮銳)

除了找到新的文獻,他們還發現了考古旁證。歷史上,張衡曾在洛陽南郊的“靈臺”進行觀測,這是中國最早的國家天文臺。早在197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就對這里進行過考古挖掘,發現了放置地動儀的房間。復原團隊在2003年后對靈臺的地震地質條件做了3次現場踏勘,發現房間地面處理較為特殊,剛剛能容下“圓徑八尺”的地動儀,而且高臺地基對地震波有結構性放大的作用,對測震有利。

早期爭議的另一個焦點在于“隴西地震”是否存在。《后漢書》中提到在京師(洛陽)的人并無反應,后接到了隴西地震的消息,即驗證了隴西地震。人們從132年到張衡死去的139年的古書中找到了7次地震記錄。其中只有138年明確指出了“金城-隴西”地震,讓人們認為地動儀檢驗的就是這次地震。但其他史書記載的地震現象卻與《后漢書》中不符,這些記載均是洛陽地區反應劇烈。

對于這一問題,馮銳團隊擴大范圍挖掘史料,結合歷史背景,古籍地名、張衡生平和詩文,得出了地動儀檢驗的是134年的隴西地震。作為專業的地震學者,馮銳團隊對地震事件進行了嚴格的“實證后驗”,即根據地震波動場具有可重復的特點,在同樣觀測精度的條件下,可以采用其他類似事件進行對比。他們對比了清代詳細記錄的5次隴西地震,震級范圍與烈度衰減在合理區間——洛陽人無感或剛有感覺。又復核了現代地震的記錄,從理論上計算了134年地震數據,符合史料敘述。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么覺得被教科書騙了?(張衡地動儀去哪了)

馮銳復制的地動儀(供圖 馮銳)

當然,現在的技術還難以還原古代地震。有科技史研究者就認為使用清代和現代數據不能反映當時的狀況。但至少多種證據表明了地動儀的真實性。

對于地動儀的失傳,有人認為其無效而成為擺設。馮銳結合了漢代的社會背景給出了否定解答。他發現,在地動儀問世后的時代,皇帝遵從的政治思想是“本朝論”,會因地震而罷免高官。這種情況出現了12次之多且均是地動儀發明之后,張衡本人也受到牽連,被排擠出京,“隨著張衡政治地位的下降,地動儀的失傳是必然的。”

張衡地動儀復制品為何不能預測地震?

地動儀是利用慣性檢驗地震的裝置,在學界沒有分歧。但對于復原地動儀,各方爭議最大的就是對地動儀原理的復原,也就是為什么地動儀感受到地震后能按方向讓龍嘴中的小球落下。百年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史料中的8個字,“中有都柱,傍行八道”。馮銳介紹,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根據古語“都柱”為大柱子;二是至少有一端具有水平運動的自由度。

百余年間,中外學者提出了幾十種復原方案,在核心原理上其實只有對“都柱”解釋后設計的四種方案——直立桿、倒立擺、懸垂擺和自由柱。王振鐸模型即采用直立桿,就像一根豎起筆尖朝下的鉛筆,但這種模型會受各種振動影響隨機倒下而達不到驗震的目的。本來這種設計早已被學界拋棄,近些年又有學者嘗試“復活”直立桿,僅作為一種學術探討,還未得到完全驗證。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么覺得被教科書騙了?(張衡地動儀去哪了)

張衡地動儀的直立柱模型

倒立擺模型最初由日本人設計,是在直立桿的基礎上在下部安裝彈簧,理論上能夠驗震,但因為漢代工藝水平還達不到制作彈性鋼鐵的程度,被學界否定。自由柱則是我國學者李志超提出,在一個柱下放入多個銅球,因其靈敏度過低也被淘汰。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么覺得被教科書騙了?(張衡地動儀去哪了)

馮銳復制地動儀的工作原理(供圖 馮銳)

物理學上,懸掛物體能更好驗證地震波的水平運動,由此提出了懸垂擺模型,這也是米爾恩最初提出的方案。如今中國科技館中的地動儀利用的正是馮銳設計的懸垂擺模型,將關鍵落在“檢驗地震”上,此模型經過了實驗室多項專業測試。團隊又經過考據,重新設計了更符合古文的外觀,此復原地動儀成為了“終極版”。盡管這一方案仍受爭議,比如用現代知識復原古代科技不合理,但自馮銳團隊2012年完成了1:1青銅地動儀原型鑄造后,再沒有大規模的復原工作。

“真實”的地動儀仍是個迷。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85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4日 上午8:38
下一篇 2024年4月24日 上午8:44

相關推薦

  • 2024高三美術集訓去幾個月 什么時候開始集訓

    2024年高三美術集訓即將來襲,對于想要在美術高考中獲得好成績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集訓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美術技巧和水平,為高考做好準備。但是,集訓的時間和方式都是需…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21日
  • 王漢文休學號

    王漢文休學號 王漢文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學者,他休學后仍然致力于學術研究,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他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并被譽為“當代學術巨匠”。 王漢文是一位具有深厚學術功底的學…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5日
  • 烏市的高一學生可以辦休學嗎

    烏市高一學生可以辦休學嗎? 休學是指學生因為某些原因,需要暫時離開學校,進行一些特殊的治療或工作,然后在回來繼續學習。對于烏市的高一學生來說,他們是否可以辦理休學呢?下面我們來詳細…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24日
  • 沉迷網絡怎么解決(沉迷于網絡怎么辦)

    沉迷于網絡怎么辦? 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和快樂。但是,如果我們沉迷于網絡,不僅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還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1日
  • 雙休學位

    雙休學位:一種新的職業選擇 近年來,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雙休學位逐漸成為了一種新職業選擇。雙休學位是指一種能夠在白天和晚上交替進行學習的學位,通常由大學或學院提供。 對于想要…

    教育百科 3天前
  • 女兒厭學怎樣引導她

    女兒厭學時,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作為父母,我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更是為了培養我們的能力,提高我們的素質。然而,當女兒表現出厭學情緒時,我們可能會感…

    教育百科 1天前
  • 休學狀態能否直接畢業(休學狀態可以實習嗎)

    休學狀態可以實習嗎 實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公司的運營,學習新技能,建立人際關系,并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然而,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實習可能是一個挑戰…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13日
  • 2024西安高職專科學校排名前20強

    西安高職專科學校排名前20強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變化,西安高職專科學校排名也在不斷變化。根據2023年的排名,以下是排名前20位的西安高職專科學校: 1. 陜西省工業職業技術…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17日
  • 師范生休學能否考教師資格考試(師范就讀懷孕休學嗎)

    師范就讀懷孕休學嗎 在師范院校里讀書,如果遇到了懷孕的情況,是否應該休學呢?這是許多學生和家長都提出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在師范院校里讀書,懷孕休學是否值得,需…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16日
  • 大學休學1年需要重新再上一遍么(大學休學一年回去還是跟班走嗎)

    大學休學一年回去還是跟班走嗎?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當我們在考慮是否休學時,我們需要考慮許多因素,包括我們的個人情況、專業、目標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等。在…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16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丹巴县| 大兴区| 济阳县| 平遥县| 漳州市| 双流县| 霍山县| 墨竹工卡县| 黑山县| 霸州市| 井陉县| 石门县| 张家口市| 扶沟县| 舞钢市| 马关县| 遂宁市| 赫章县| 中卫市| 武安市| 克拉玛依市| 客服| 宿州市| 九江县| 浦城县| 乌鲁木齐县| 涞水县| 宾阳县| 东兰县| 丹寨县| 长白| 仁寿县| 通榆县| 石阡县| 万全县| 安多县| 高邑县| 崇州市| 河南省|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