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tì)聞雞起舞
(祖逖)與司空劉琨(kūn)俱①為司州主薄。情好綢繆(ch?um?u)②,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cù)琨覺,曰:“此非惡聲④也。”因⑤起舞。——《晉書?祖逖傳》
【注】①俱:一起,一同。②綢繆:情意殷切,情意纏綿,情誼深厚。③蹴:踢。
④“此非······也”,否定判斷句。惡聲,邪惡不祥之聲。⑤因:連詞,于是,就。
(祖逖)與司空劉琨同任司州的主簿,兩人情投意合,同床共被而睡。夜半聽到野外公雞啼叫,祖逖用腳把劉琨踢醒,說:“這不是不祥的聲音啊!”于是兩人就起來到外面舞劍練武。
成語“聞雞起舞”:一聽見雞鳴就起床練劍。比喻有志者抓緊有利時機及時奮起行動。
范仲淹斷齏(jī)畫粥①
(范仲淹)修學②時最為貧窶(jù)③,與劉某同在長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④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十數莖,醋汁半盂(yú),少入鹽,暖而啖(dàn)之⑤,如此者三年。——彭乘《墨客揮犀》卷三
【注】①斷:切斷。畫:劃分。齏:切碎的腌菜和醬菜。引申為細碎,如:齏粉。②修學:治學,研究學問;一說,指讀書。③貧窶;貧窮。④升:古代八十縷為升,不同于現在的“升”。⑤暖:加熱。之:指稀粥。
范仲淹研究學問時也十分貧窮,與一位劉姓同學一起住在長白山的僧房里。他每天只煮兩升小米,煮成一盆稀粥。過了一個晚上,稀粥就凝結了。范仲淹用刀把粥切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切十幾根腌菜,備好半盂醋汁,加入少許鹽,加熱而吃之,像這樣度過了三年。
成語“斷齏畫粥“”:分開搗碎的腌菜和凝結的粥,按定量來吃。形容生活清苦。
范仲淹《岳陽樓記》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