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凍雨、雷雨、伏旱、春旱、焚風、湖陸風…
你有沒有被這些亂七八糟的詞繞暈過?
歸根到底
這些現象都歸功于它
↓↓↓
大氣
今天我們可以將大氣分成三個部分來解讀:
☆ 雨和晴
☆ 冷和熱
☆ 風
“雨和晴”
地理術語叫“降水狀況”
我們學習降水狀況時,都得先學大氣的運動。
這是因為,空氣中自有水汽,但是氣態的水只有在變冷時,才會被凍成液態,聚集成云,云層聚集一定程度,過重的水汽才會凝成水珠(或者雪花)降落下來,形成降水。
如果地球上的空氣不上不下不運動,那水汽就不會有溫度變化,氣態水就永遠只會是氣態,不會變成雨了。(所以說烏云下雨閃電這些現象,只有會運動的大氣層特有的,到了宇宙空間可就看不到了)
而大氣的運動,簡單來說,不過兩種類型:
一是垂直運動,也叫對流運動,講的是空氣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沉運動;
二是水平運動,也叫風,說的是空氣在水平面上的運動,分成東西南北各種風。
大氣垂直運動時,一旦空氣上升,那么上升的空氣在高空中越來越冷,空氣中的水汽受冷,易凝結形成降水;
大氣水平運動時,水平吹來的風遇到了山脈阻擋,就會被迫抬升,變冷下雨;或者水平吹拂的風使冷暖空氣輻合相遇形成鋒面(冷暖空氣交界面被稱為鋒面),偏暖偏輕的空氣自然也會被迫抬升,一樣變冷下雨。
這三種類型的降水,分別被我們稱作對流雨、地形雨和鋒面雨
所以,無論名字叫得多么的神奇,只要是在下雨,那就只能是在水汽充足的基礎上,出現了這三種大氣運動情況:
①空氣受熱抬升;
②風帶來的濕潤空氣遇地形阻擋抬升;
③風帶來的冷暖空氣相遇形成鋒面,暖空氣抬升。
舉些例子:
雨島效應
對流雨
城市既有“熱島效應”,也有“雨島效應”。城市里面人多汽車多,產生了大量廢熱,偏偏綠地少高樓多,阻擋了熱量的擴散。所以城市大多比周邊地區熱,加上城市上空灰塵較多,有凝結核,所以熱抬升的空氣容易冷凝形成降水。
夜雨
對流雨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山谷中的城市,都比較容易晚上下雨。這是因為白天的時候,相對山地而言,谷地上空升溫速度比較慢,溫度較低,空氣更容易下沉;而晚上呢,相對山地而言,谷地上空降溫速度也比較慢,溫度較高,此時山頂冷空氣沿坡面下滑至谷底,就會迫使谷底暖空氣向上抬升降雨。基本上不會有人神經到跑山頂上建城,所以大部分山區城市都布局在山谷,如“山城”重慶、“日光城”拉薩,它們就都多下夜雨,非常適合夏季去旅游。
梅雨
鋒面雨
每年6、7月間出現在江淮——也就是古代的江南地區,因6、7月正值梅子成熟的季節而得名。所謂“江南煙雨”、“梅子時節家家雨”描述的就是它了。梅雨屬于中國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是夏季東南風從太平洋帶來的暖濕空氣遇到了江南地區的冷空氣阻擋,受迫抬升降溫形成的降水。因冷空氣勢力較強,暖空氣無法繼續向北前進,故而鋒面持續徘徊于江南,形成準靜止鋒,帶來惱人的連綿不斷的中小雨。
雷雨
對流雨
多形成于夏季,是對流雨的一種。夏季午后,氣溫達到一天中最高值,氣流受熱抬升速度較快,水汽迅速冷凝形成云層,云層摩擦產生雷電;水汽充足時,云層厚實,易出現暴雨。
凍雨
鋒面雨
多出現于南方冬季,特別是云貴高原。云貴是低緯溫暖的高原,而強大的、可以肆虐中國大部的冬季西北季風,需得爬過天山,越過祁連山、秦嶺、大巴山……才氣喘吁吁地趕到云貴高原山腳,再爬上云貴高原時,它的冷空氣勢力已然非常弱了,無法趕走高原上的暖空氣,因此只能相互抗衡形成準靜止鋒,帶來連綿的陰雨。然而冬季風畢竟有著強悍的北方血統,它雖然被暖空氣死死壓在底下,卻依然讓溫度保持在零度以下。于是原本在空中的雨,下到近地面時被這股冷空氣一凍,在地面上都結成了冰。空中是雨,地上是冰,故稱凍雨。
冰雹
對流雨
冰雹則最多見于春夏季節,水汽較多的地方都會出現競賽。它的形成原理跟雷雨有些類似——因為春夏季節空氣升溫過快,對流旺盛(也就是空氣抬升速度過快),暖濕水汽被速度抬升到高空中低于零度的地方凝華成冰雹,再被地心引力拉著砸回地面。所以冰雹在空中就是冰了,砸到地上時當然也是冰(可以淋凍雨,但絕壁不能淋冰雹,有生命危險),很容易砸毀砸傷地物,對農業的危害極大。不過春夏季節,溫度比較高,所以冰雹都會很快融化。所以上圖中,西瓜都被冰雹砸破,但地面上看不到冰雹的影子。
補注:另外還有一種降水叫臺風雨,因為只能影響部分地區,且多以災害身份出現,所以不作為晴雨狀況分析重點。
講完“雨”了,能理解“晴”嗎?
晴或旱的話,就得反過來:
①空氣受冷下沉;
(在冬季冷高壓控制下,我國大部分地區晴朗干燥。華北“春旱”即如此)
②地形的背風坡空氣沿坡面下沉;
(背風坡有“焚風效應”,晴朗干燥)
③風由中心向四周輻散,無法出現冷暖空氣相遇。
(高壓脊上氣流輻散,多晴天。如長江中下游七八月的“伏旱”天氣)
總結
“雨和晴”狀況分析我們考慮兩個因素:
1、水汽
——水汽多易下雨、水汽不足就少雨;
2、空氣運動方式
——空氣抬升或輻合易下雨、
空氣下沉或輻散多晴天。
來源 | 物理大師
中國氣象科普
qxkpw2014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