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精在現代社會專指用來形容勾引他人老公的小三們,在西游記、聊齋里也是如此,可是在遠古,九尾白狐是多么美麗,簡直就是美人的化身。
大禹、紹興會稽山與九尾白狐有著怎樣的的前世今生?
舜在位幾十年,后承襲堯的禪讓制,傳位于大禹。
大禹最大的功勞就是治水,他窮其一生,都在忙于治水。距今約四千多年前,我國的黃河流域洪水為患(據考證,當時大禹治水的地區,大約在現在的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
傳說大禹治水到他家所在地時,他因治水忙碌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業。而關于大禹成婚,還有一個非常浪漫的故事。
相傳,大禹來到涂山(今天的浙江紹興會稽山),看到風景秀美,而自己卻還是孤單一人,就想,我一定要娶到心上人。正想著,一只白色的九尾狐突然從他跟前跑過,果然沒多久,他就娶涂山女為妻。大名鼎鼎的《涂山歌》,記載的正是大禹娶親的故事: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
成于家室,我都攸昌。
古代一般認為狐貍是瑞獸,是吉祥的征兆,因而他說“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證也”,意思是出現白狐,也就是象征衣裳也是白色的自己,將迎來吉利的事。涂山當地的人,也從白色九尾狐的出現,預感到把涂山的一位少女嫁給大禹將會降福給涂山,于是便編了這首短歌吟唱。
詩寫得很直白,意思是:“走來九尾白狐,尾巴又粗又長。我和涂山女結婚,這個地方會永遠發達興旺!”據說,后來禹的陵墓也建在那兒。
還有傳說認為涂山女就是白狐所化。所以后來的聊齋故事里,狐貍精們出來,都會介紹自己“姓涂山氏”,以證明自己血統的高貴。
結婚以后,大禹還是一心一意治水,長期不回家。涂山女思念丈夫,唱了一句歌:候人兮,猗!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首有記載的愛情詩,被稱為南音之始,也成為愛情詩規格和氣質的圭臬(guinie,標準、準則、衡量尺度)。
后來的《詩經》、《楚辭》用“兮”這個字,都明顯是受到了這首歌的影響。此后,先秦的愛情詩歌才蔚為大觀,周王朝才有詩可采。
涂山女嬌,也因此成為中國遠古神話中的詩歌女神。現在安徽懷遠縣東的涂山還有望夫石,相傳就是涂山女所化。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