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和應用
- 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離子的檢驗是化學實驗中很重要的知識點,其中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是高考常考的知識點。
實驗:的檢驗原理
實驗操作:取三支試管,分別加入少量的稀硫酸、Na2SO4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加入幾滴BaCl2溶液,觀察現(xiàn)象。再各加入少量稀鹽酸,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三支試管中均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鹽酸后,前兩支試管中的沉淀不溶解,第三支試管中的沉淀溶解,且有氣泡產(chǎn)生。
結論:與 、 均能生成白色沉淀,BaSO4不溶于稀鹽酸,BaCO3能溶于稀鹽酸。
利用上述結論,實驗室檢驗的經(jīng)典操作為:
取待測液少許于試管中,先向其中滴加適量稀鹽酸,若無明顯現(xiàn)象,再滴入少量BaCl2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有存在。
滴加鹽酸無現(xiàn)象,可以排除 和的干擾。
思考:
(1)滴加稀鹽酸和BaCl2溶液的順序能不能顛倒。
不能。若滴加順序顛倒,則不能排除的干擾。
(2)能不能將稀鹽酸換成稀硝酸,BaCl2溶液換成Ba(NO3)2溶液。
如果換成稀硝酸或Ba(NO3)2溶液,則不能排除 的干擾。硝酸有強氧化性,會將 氧化成,所以盡量不使用它們。但如果確定樣品中沒有,也可以用它們檢驗。
2、硫酸根離子檢驗的應用——粗鹽提純
粗鹽中除了有泥沙外,還有硫酸鹽、CaCl2、MgCl2等雜質(zhì),工業(yè)生產(chǎn)中可能需要純凈的NaCl,這些雜質(zhì)就需要除掉。
一般除雜的原則是“不增、不減、易分離”。
其選擇思路是:先考慮雜質(zhì)的性質(zhì)(包括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將雜質(zhì)轉(zhuǎn)化成易分離的沉淀、氣體、水等物質(zhì),而且不帶入新的雜質(zhì),不改變主要成分,依此選擇合適的方法和試劑。
在除雜過程中還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為了將某雜質(zhì)除干凈,所加的試劑就需要略微過量,但這樣還是會帶入新的雜質(zhì),帶入的新雜質(zhì)還需要除去,所以還要注意試劑加入的合理順序。
根據(jù)以上思路,我們可以用氯化鋇溶液除硫酸鹽,碳酸鈉溶液除CaCl2,氫氧化鈉溶液除MgCl2。
為了將過量的氯化鋇除去,可以先加BaCl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
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可以用稀鹽酸除去,但在加稀鹽酸之前,要先過濾。
綜合上面的分析,合理的方案有:
練習:
1、下列檢驗試樣中有無的操作及結論正確的是( )
A.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
B.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
C.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沒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沒有
D.先加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
答案:D。
分析:
A中可能為、或;B中沉淀可能為AgCl;Ag2SO4是微溶物,當濃度較大時也可能出現(xiàn)沉淀,所以C項不能排除有存在。
2、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純少量含泥沙的粗鹽,一般經(jīng)過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須用到的一種儀器是______(填字母)。
A.研缽
B.量筒
C.燒杯
D.試管
(2)操作⑤中除用到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玻璃棒、坩堝鉗外,還需要用到的儀_____。
(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發(fā)現(xiàn)制得率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粗鹽沒有全部溶解就過濾
B.蒸發(fā)時液滴飛濺劇烈
C.蒸發(fā)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蒸發(fā)皿上粘有的“精鹽”沒有全部轉(zhuǎn)移到稱量紙上
(4)某同學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粗鹽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雜質(zhì)外,還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雜質(zhì)。為了得到較純凈的氯化鈉,小明將上述流程圖中操作⑤得到的“精鹽”又做了如下處理(假定雜質(zhì)只有MgCl2、CaCl2兩種)。
提供的試劑:碳酸鈉溶液、碳酸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飽和氯化鈉溶液。
①從提供的試劑中選出a所代表的試劑是_____、_____。
②在濾液中加鹽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
(1)A
(2)蒸發(fā)皿
(3)ABD
(4)①氫氧化鈉溶液 碳酸鈉溶液
②
歡迎點贊 關注 在評論區(qū)留言
云水散人
(此處已添加紀錄片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wǎng)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