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有一個小孩子叫張衡。他是奶奶的小尾巴,奶奶走到哪里, 小張衡就跟到哪里,總是纏著奶奶講故事。
在夏天的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顆珍珠撒在夜空。張衡坐在院子里,仰起頭,數著天上的星星。一顆,兩顆,三顆……一直數到幾百顆。
奶奶笑道:"傻孩子,天上那么多星星, 一閃一閃的亂動,你能數的清嗎?"張衡說:"奶奶,我能數清,星星可不是在亂動。您看,這顆星星和那顆星星,總是離那么遠。"
爺爺走過來,說:"好孩子,你看的很仔細。天上的星星在動,可他們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我們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組一組的,還給他們起了名字。"
爺爺指著北邊的天空:"你看,天上有七顆連起來的星星,看起來就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旁邊有顆很亮的星星,叫北極星,北斗七星總繞著北極星轉。"
"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張衡想了又想,一整晚都沒睡著,幾次起來觀察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的轉。
北斗七星為什么會這樣轉呢?天一亮,張衡趕緊去問爺爺,爺爺說:"這個嘛,我也不知道。"于是,張衡努力讀書,想從書里找到答案。
白天,張衡待在書房讀書,晚上就觀察月亮星辰。慢慢的,他長大了,成了一個精通天文學的人。后來,他還進入朝廷做官,專門研究天文歷法。
有一年,金城附近發生了好幾次地震,給老百姓帶來很大傷害。張衡想:"如果能發明一種儀器,能夠檢測地震發生的方向,該有多好啊!"
于是,張衡記錄下全國各地的地震現象,細心的考察和實驗。經過常年研究,他終于發明出了能測出地震方向的儀器—地動儀。
地動儀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周有八條龍,龍頭朝著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里含著一顆小銅珠,龍頭下方蹲著一只張大嘴的蛤蟆。哪個方向發生地震,哪個方向的龍頭就會張開嘴,將銅珠吐到蛤蟆的嘴里。
張衡的一生,不貪圖錢財富貴,只熱愛科學研究,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后來人們將太陽系中的108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間,出現與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
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文章來源于歷史和書本,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