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元的結構反映了每個神經元的功能特點。
- 傳入信息從軸突末端傳遞到神經元的胞體和樹突上。
- 這些連接胞體和樹突的突觸被星形膠質細胞的突起保護,彼此絕緣。
- 樹突提供了神經元絕大部分的表面積,有些樹突分支處的突起形成軸-樹突觸的特異位點。
- 每一種神經元的樹突都有獨特的分支形式,這種分支被稱為樹突狀樹或者樹枝狀分支。
- 神經元胞體的直徑從幾微米到100um不等。
- 神經元細胞質含有大量粗面內質網,體現了蛋白質合成對維持神經元及其突觸功能的必要性。
- 高爾基體參與信號分子的包裝、轉運和釋放。神經元需要大量的線粒體以滿足其巨大的能量消耗,特別是在離子泵和膜電位的維持方面。
- 每一個神經元都只有一個軸突(偶爾沒有)。軸突通常是從胞體發生(偶爾從樹突發生,如某些海馬回CA神經細胞)。
- 胞體在軸丘處逐漸變細形成軸突,其起始部通常含有鈉離子通道,成為軸突電位激發的第一位點。
- 軸突從胞體向外延伸不同的長度,可至1m甚至更長。
- 中樞神經系統的少突膠質細胞和周圍神經系統的施萬細胞形成髓鞘,包被直徑為 1~2um以上的軸突。
- 一個軸突可以分支為50萬余個軸突未端;或終止于高度集中的特定位點(如感受精細觸覺的軀體感覺反射區);或投射到腦內特定區域(如去甲腎上腺素能軸突能投射至藍斑)。
1
軸突終止在離細胞體和樹突較遠位置的神經元稱為巨型神經元
2
軸突終止在離胞體和樹突近的位置稱為小神經元,又稱局部環路神經元或中間神經元
- 盡管錐體細胞和低級運動神經元常常被當做典型神經元來描述,但因每一種類型的神經元都有自己的獨特形態,故所謂的典型神經元其實并不存在。
臨床意義
- 神經元需要進行大量的新陳代謝來維持其功能完整性,尤其是那些用來形成和傳遞動作電位的膜電位調節功能。
- 由于神經元本身不能儲存三磷酸腺苷 (ATP),需要有氧代謝來生成ATP,所以神經元需要持續消耗大量的氧和葡萄糖,通常在身體資源的 15% 至 20% 范圍內。
- 當人體處于饑餓期間,由于葡萄糖供應有限時,大腦會逐漸轉向使用β-羥基丁酸和乙酰乙酸作為神經元代謝的能量來源;然而,這不是一個即時過程,不能用于緩沖急性低血糖事件。由于心臟病發作或缺血性中風引起的即使是 5 分鐘的缺血性發作,也會導致某些神經元群(例如海馬 CA1 區域的錐體細胞)的永久性損傷。
- 在缺血時間較長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廣泛的神經元死亡。因為神經元是有絲分裂后細胞,除了一小部分中間神經元外,絕大多數死亡的神經元將不會得到再生。
- 另外,因為神經元具有有絲分裂后細胞的性質,所以他們不會發生癌變。腦腫瘤通常來源于神經膠質細胞、室管膜細胞和腦膜細胞。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