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叛逆,不青春。”
常常會在后臺收到一些父母的私信,其中,頻次最多的便是關于十幾歲孩子叛逆的問題,有的孩子不愿意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有的孩子出現了厭學跡象,有的孩子出現自殘問題,還有的孩子離家出走……
透過文字,我能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焦慮,也能感受到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來面對并處理這些青春叛逆的問題。
然而,青春期注定是一個漫長而煎熬的時期,檢驗的是父母之前十幾年養育的成效,考驗的是父母持久的耐性和學習成長的能力,如果方法得當,就可以陪伴孩子平穩度過,幫助孩子把叛逆或證明自己的力量收回,轉而專心學業、發展自我,形成優秀、完善的人格,而不至激化矛盾或引發其他問題。
雖然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每個孩子出現的問題也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我們無法用一桿尺子去衡量,一個模式去應對,但是,其中一些共性的問題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探討的,以幫助家長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2
笑著迎接孩子青春期的到來,讓叛逆成為孩子人生中的美好經歷。
叛逆不是問題,而是一種力量,叛逆意味著成長,叛逆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這是人一生中最為生機勃勃、充滿創造力的時期,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開啟了生命中的一場奔忙,忙著長大、忙著沖動、忙著迷茫,忙著找尋自我、忙著學習、忙著面對生命中的沖突,也忙著上一刻與你親密,下一刻又把你推離,忙著體驗青春的樂章,在生命的擺蕩中尋找平衡……
他們變得行為夸張、脾氣大,不愿與父母溝通,或者總是唱反調、說話傷人,開始對抗權威、對抗規則。
這些都是與孩子的心理發展相適應的正常行為表現,他們已經不再處處依賴父母,他們通過戰勝權威,積攢面對世界的勇氣和經驗,他們通過參與確立自我的存在感、認同感,感受自我的力量。
之前看過一個段子,一位日本媽媽的孩子正在經歷青春期,有一天,孩子居然罵她是個“臭老婆子”,這位媽媽聽到后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非常興奮地對孩子的爸爸說,“咱家兒子也終于到了叛逆期了,我們要好好慶祝一下”,然后,她還在家門口的郵筒上貼出了告示,并煮了一頓象征成長的紅豆飯。
這位媽媽以欣賞的眼光、樂觀的心態看待孩子的青春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效仿的。
我家孩子也正值青春期,也常常會與我發生沖突,甚至會說一些比較傷人的話,出現一些過激、夸張的行為,對此,我的本能反應可能是難以接受,甚至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同時,我也會非常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每當我們之間發生不愉快的時候,我都會馬上大聲地笑起來,然后看著這個稚嫩的生命,在心里告訴自己:我的孩子終于也開始叛逆了,他終于要長大成人、走向獨立了,這是一件多么鼓舞人心的事情啊,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時光啊。
如此這般,我就能非常客觀冷靜地看待孩子了,而我們之間的矛盾、沖突也會就此消失。
3
相信孩子的同時,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span>
父母要相信孩子這個原初生命向善、向好的本能動力,相信孩子的內在自我調節能力和應對壓力的能力,相信孩子對生命的擔當,放手讓孩子自由飛翔,相信,是對孩子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有一位媽媽私信我說,她的兒子讀初中住校后很不適應,周末回家后總是哭,返校時也不愿意去,看著孩子的樣子,她心如刀絞,孩子離家的日子她整夜整夜無法安睡,并且多次去學校找到班主任老師,請求老師多關照她的孩子,說她的孩子從小沒有離開過家,性格懦弱、膽小、敏感,擔心孩子受到欺負……如此種種,甚至允許孩子在不愿意去學校的時候可以待在家里。
最后,這個孩子真的出現了厭學問題,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門,這個就是典型地給孩子貼標簽,對孩子過度保護的問題,是家長的不放心、不放手與焦慮阻礙了孩子的自我成長。
當然,我們說要相信孩子,對孩子放手,并不是說對孩子撒手不管,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生活經驗、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尚存在不足,父母也要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孩子正確的引領、指導。
4
以身作則,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
著名作家劉墉說:“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當孩子成長的時候,父母也成長?!?/span>
孩子在成長,父母也不能止步不前,這一時期,父母應該適時成長、適當讓步,不能再像小時候一樣過多地要求、限制孩子,而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獨立成長空間。如果父母意識不到這一點,阻礙了孩子自身發展的需求,孩子就可能會變得極端叛逆。
父母一方面要在如何當家長上學習成長,以追得上孩子成長的速度;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自我的個人成長,做好表率,不荒廢、不虛度時光,傳遞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給孩子一個可以仿效的模板,一種激勵他們前行的正向力量。
5
當然,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做的遠不止以上提到的這些,我們面臨的問題可能更為嚴峻復雜,可以說青春期是孩子一生中問題最多的時期。
面對孩子初中3年的課業壓力、青春期的沖動,父母一定要認真地進行規劃,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維護好親子關系,引導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讓孩子安心學習,否則就有可能會耽誤了孩子。
這里建議家有初中生或即將有初中生的家長讀一讀這本《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
作者于敏是一位有20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的教師,這本書針對孩子的初中三年,以清晰的脈絡、科學的分析,詳細梳理了孩子初中3年每個階段的心理需求,列出了每一年的成長規劃!
針對每一年的特點和煩惱,結合大量真實案例,給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引導和解決方案,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段充滿暴風雨的時期,精準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
- 初一:陪孩子走過小升初的轉折點,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更為繁重的學習。
- 初二:陪孩子走過青春叛逆的“危險時刻”,維護親子關系的和諧。
- 初三:陪孩子以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狀態,坦然面對中考。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