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里,學習成績是評價孩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學習成績不好,會對孩子很多方面產生影響。如果孩子產生厭學情緒,需要盡快調整。而厭學本身包括很多方面,不光包括孩子拒絕上學,還包括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厭惡學習。
厭學行為表現
小學階段的兒童也有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但是他們喜歡學校氛圍和集體環境,所以學校對他們而言還是有吸引力的。而初中階段的兒童,自我意識非常的強烈,想自己做主的愿望更加強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有研究發現,我國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這時候,如果家長和學校施加更多的學習壓力,就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反感和厭惡。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成績很好,但是每個孩子情況是不一樣的,包括智力家庭等等的情況,所以家長要適孩子的情況而要求孩子。
如果孩子存在厭學問題,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如何預防孩子產生厭學,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孩子厭學的原因和策略性的建議
一 親子關系不好。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親子關系,要保持順暢的溝通。親子關系不好是造成孩子厭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 孩子學習壓力過大。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自卑,當聽到家長督促,比如如果不好好學習就不能擁有好的人生之類的話,就會比較自暴自棄,得過且過。家長過早地給孩子施加學業壓力,會讓孩子出現強烈反感的情緒。所以父母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和發展水平去讓孩子學習,沒有針對性的學習會讓孩子體驗到更多的挫敗感。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跟玩并不是對立的,而是需要孩子平衡學習和玩的時間,這樣對學習更有幫助。當發現孩子有厭學的情緒出現的時候,家長可以思考下是不是給孩子留出的自由時間太短了。
三 孩子成績勉強能跟上,時好時壞,有可能存在閱讀和書寫障礙。書寫障礙表現在孩子寫字比較潦草,緊張的時候會表現的比較厲害,而放松的時候癥狀會比較減輕。這樣的孩子精細運動和大腦處理文字信息的過程不匹配不協調,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把字認清楚。寫字的過程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很困難的,孩子會表現得比較拖沓,不愿意寫作業等等。拖到很晚再寫作業,這樣孩子就可以將自己的寫字潦草的行為合理化。這樣的孩子常常會呈現給家長對抗的表現,比較聽話的孩子會認真的完成自己的作業,但是如果家長在這時更多的批評糾正孩子的字跡等等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厭惡情緒。如果發現孩子有讀寫的障礙的時候,家長盡量不要過多的干擾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放松,以自己最好的狀態去書寫,要挑出一兩個孩子寫的比較好的字重點表揚,這樣孩子對書寫才能產生信心。
四 孩子受到的批評過多。這樣的孩子在學業壓力比較輕的時候問題不明顯,但是在有學業壓力的時候就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有規則的環境里不適應,小動作過多,說話等等。被家長和老師批評的情況會比較多,在學校和家里都得不到支持,這樣孩子的自信心會下降較多。孩子年紀越大,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自信心提高不上去,學習成績自然不會提高。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要考慮孩子是否是在生活中接受的批評過多。家長需要給孩子更多的肯定,家長表揚孩子的標準要盡量放低,慢慢讓孩子找到自信。經常接受批評的孩子,在接受到老師的關注后,會有很大的感觸,會盡量的表現好,每個孩子都是希望被肯定的。
五 同伴關系緊張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在學校里處理不好同伴關系,孩子情緒容易低落,精力投入到處理同伴關系上,出現精力不集中的情況。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外,也需要關注到孩子和其他伙伴的相處的情況。現如今的社會,家里的孩子都比較少,孩子會感覺很孤獨,但是處在集體中,又不知道如何處理同伴關系。在同伴關系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這樣就會造成孩子緊張,厭惡上學的情況。所以家長要盡量多給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機會。
如果孩子厭惡上學的情況比較嚴重,和家長之間處理不好關系,很容易沉迷到網絡中。家長要多注意,不要因為孩子沉迷手機這件事情和孩子形成對立,要培養孩子對外界的興趣,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孩子對手機的迷戀往往是因為處理不好與人的關系。更嚴重的是孩子會抑郁,家長需要及早發現孩子的情緒問題,幫助孩子改善情緒問題,保證孩子以后更好的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