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家長對此不以為然:”孩子嘛,畢竟還小不懂事,而且他們現在壓力那么大,誰很想去上學的呢?””他們進入青春期了,有點叛逆是正常的,我們多理解就好了”然而,事情有時候并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而是復雜得多。
記得之前看過一則新聞,說的是上海的一名高一女生老是不去上學,而且還主動要求在家自學。于是,她的父母便允許她在家自學一年。但在這一年間,她的父親發現,她的狀態并不在學習上,而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比如看視頻、玩手機、聊天等等。不僅如此,該女生的作息極其不規律,日夜顛倒,書本更是沒怎么翻開過。
記者通過深入采訪后才得知,原來該女生的母親本身性格容易焦慮,老是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和丈夫吵架,因此父母雙方處于長期分居狀態,但唯獨在談論他們女兒的事情上雙方關系才會稍有好轉。女兒為了不讓自己的母親如此焦慮,便想到了輟學在家的”損招”,來維護他們脆弱的家庭關系。他們三人之間就是一個三角形,假如有一方有問題,那么這個三角形將不復存在。
如此看來,一個關系不太融洽、充滿問題的家庭,是不利于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的。所以接下來,本文將圍繞”家庭關系”,深入探討其對孩子成長的不利影響以及相應的對策。
一、孩子不愿上學的家庭原因
上文提到的個案,很大程度是因為該家庭陷入了”三角關系”的怪圈。那么,什么是”家庭三角關系”呢?
所謂的“家庭三角關系”,一般指一個家庭中有兩個人關系緊張的時候,其中一個人對家庭里面的另外一個人表示關注,那么這個第三方就會參與到這兩個人的關系當中。而正因為這個第三方的存在,雙方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和。就好比一個三角形,雖然它很穩定,但只要缺了任何一個角,那么它也就不復存在了。
而前文提到的那個例子中,女兒明顯是這個家庭得以維持穩定的”重要一角”,而她自己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可以讓家庭顯得較為完整。但是,孩子畢竟心智還不夠成熟,在處理很多問題上不太注意方式方法,常常會用一些較為極端的方式,去引起父母對他(她)的關注。然而,這種顯然不太理智的行為,不僅不能較為長久地維護家庭關系的和諧,而且長此以往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當這個問題產生時,必須要引起家庭所有成員的高度關注,尤其是父母雙方。
二、家庭問題對孩子的影響
1. 性格陰郁,容易做出逆反性行為
孩子如果看到父母關系不太好的時候,就會想著用自己的辦法來幫助父母解決問題,但往往父母雙方關系的不和諧原因并不在于孩子,故孩子很難通過自己的力量徹底地解決這種問題。如果孩子發現自己的努力都是徒然的話,他們就會發自內心地感到愧疚與無助,從而變得內心壓抑。假若再遇到同樣的狀況時,孩子很有可能會選擇離家出走、自殘、破壞家中物品等不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2. 變得敏感而多疑
很多關系出現裂痕的夫妻之所以不會馬上離婚,是因為家中尚有年幼的孩子,怕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孩子。所以,雙方為了減少紛爭,便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雖然,作為父母,為了讓孩子產生適當的依賴感和歸屬感,是很有必要給予孩子適當的關注的。然而,關系不好的夫妻會對孩子表現得過分關注,甚至其中一方有時候會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方的缺點。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父母之間的那些事,其實他們心里早就已經了解了,只是不太懂得如何評價而已。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在這種充滿不安全感的關系中開始自己的各種懷疑,進而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3. 在犧牲自我中形成”迎合性人格”
我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找別人傾訴,是因為我們渴望在自己內心狀態不佳時得到別人的安慰,從而讓自己從低落中走出來。那么,家長對孩子倒苦水,也是出于這種渴望自己被同情的心理。然而,由于孩子年紀小,不太善于解決這種復雜的情感問題,因此很容易陷入兩難的處境——”我該幫爸爸還是媽媽呢?”
雖然,一個人會因為多次經歷復雜的處境而變得成熟,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過早地成熟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這種在外人看來”少年老成”的品質其實是”迎合型人格”的真實寫照,而”迎合型人格”最突出的矛盾就在于缺乏原則——無限犧牲自己,無條件滿足他人。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扭曲,而且缺乏自信。
三、如何改善家庭關系?
1、父母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要知道,孩子的成長很容易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而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取決于父母能否妥善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因此,作為父母,在孩子面前盡量不要表現出摩擦和沖突,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感到”騎虎難下”。夫妻兩人一旦出現矛盾時,應該及時找到解決的辦法,做到和諧共處,這樣就能夠較大程度地避免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
2、多溝通,不隱藏矛盾
夫妻之間有矛盾是難免的事情,但這要求雙方不能隨便表露出不滿的情緒,尤其是在孩子面前。雙方一旦清楚矛盾所在,就要馬上找出化解的方法。這樣,孩子就會認為父母之間的矛盾并不是因自己而起,從而也就避免了使孩子參與到”三角關系”當中。一旦發現孩子情緒不對,那就很有可能是孩子察覺了自己的矛盾,那么家長這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時和孩子溝通,不能讓孩子總是帶著負面情緒。同時,包容和尊重是成功開導孩子的良好態度,這一點要切記。
3.若無法調解則不要傷害
夫妻間的矛盾如果能夠調解,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有些夫妻之間已經產生了無法彌補的裂痕,導致雙方水火不容,如其中一方背叛婚姻等等。這時候,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們是不能夠繼續”演戲”的,因為紙包不住火,孩子遲早都會發現問題,也就避免不了他們參與進來形成”三角關系”,那么最受傷害的始終是孩子。因此,如果真的萬不得已,兩人長痛不如短痛,干脆分開。雖然這種傷害難以避免,但父母完全可以通過努力減小它的強度,這就要求雙方即便分開也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盡量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任何一方愛的缺失。雖然要做到這個很難,但為了孩子的未來,雙方必須努力配合。
孩子是否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父母能否恰當地維護夫妻關系以及家庭和諧,因此父母需要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從而保證孩子們有一個充滿美好回憶的童年。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