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一個三年級小學生拿著成績單的視頻火了!
走著六親不認的步伐,進門之后,直接把成績單和獎狀拍在了桌子上,自己回了房間。
聽到聲響的家人出來一看,原來是孩子這次成績優秀,得了個獎狀回來了,并且英語得了100分。
隨后,孩子爸爸遵守自己的承諾給了孩子獎勵,因為事先說好成績在95分以上要給予獎勵。
之后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得知成績優秀,也不約而同的給了孩子獎勵,最后孩子拿到了1000元的現金獎勵。
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看到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就欣喜若狂,贊不絕口,忍不住每個人夸獎一番,恨不得見人就夸獎一遍。但這種過度的夸獎不可取,夸孩子要掌握好一個“度”。
夸獎永遠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效果最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適當的夸獎很有必要。
夸獎太少,孩子會產生被欣賞的饑渴,造成不被重視的想法;如果夸獎過多,孩子則會對夸獎產生依賴,或者對夸獎麻木,不珍惜。特別是父母在看到孩子一點的成績和進步就忍不住夸獎時,就會助長孩子自滿的情緒。也會造成孩子對夸獎的依賴,得到表揚就努力一下,沒有得到夸獎就事情失去信心,變得不愿去做。
生活中,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在升到高一級的學校上學之后,因為不再是老師關注的重點,變得厭學的學生不在少數。原來上學的時候,一直在家長和老師夸獎中長大。到了高一級的學校,優秀的學生多了,不再是老師關注的重點了,不再處處重視,處處得表揚了,就會產生失落的心情,很可能就會造成厭學的情況發生。
孩子如果受到了過多的夸獎,自信心就會膨脹,找不準自己的位置,自認為自己“天下無敵”。其實,父母這樣做往往容易造成孩子人格上的不完善、不成熟,心理上也會變得脆弱,經不起一點挫折和打擊,不敢去嘗試不擅長的事情,遇到點小的挫折和失敗就會難易忍受。
當然,也不是說家長面對孩子取得的成績不要夸獎,只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例如:孩子在某次比賽中或者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首先你可以給孩子一定肯定微笑,一個贊許的眼光,用適度的言語真誠的提出表揚,同時指出不足,給孩子信心和鼓勵。
所以,對于孩子來說,在取得成績的時候是渴望得到認可的,家長給予適當的賞識與鼓勵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家長要注意分寸,千萬不要夸獎過了頭。要知道,過分的夸張只能讓孩子自滿,家長在夸獎孩子的時候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把握好“度”。
家長在夸獎孩子的時候,可以參考這兩條建議:
1.適當的克制一下
作為父母看到孩子取得成績,自然是高興的,無論是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媽媽”,還是第一次學會走路,還是第一次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確會讓自己欣喜不己。
但是不要每一件事都大張旗鼓的夸獎,更不會要重復的夸獎。
2.記住夸獎的目的
夸獎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繼續努力,家長要在了解孩子的興趣和現有能力,已經能達到的標準情況下評價孩子,也要參考同齡孩子的平均水平。夸獎要隨著孩子的能力提高而一起提高才能達到夸獎的目的。
人對獎勵的熱衷程度取決于他在這方面的需求程度,如果一點成績都能得到很多的夸獎,夸獎也就變得沒有了意義,更不能起到鼓勵的作用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