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陽臺
上午收到一條留言提問:“作為高一的學渣該怎么辦呢?”
我不太清楚提問的朋友是父母還是孩子本人,首先要明確一點,通過中考順利進入普高孩子都不是渣,都是有很強學習能力,因為經歷了中考淬煉的,留下來的基本上素質都是不錯的。
當然到了高中也會出現一些成績分野,這也是正常的,十個手指都是有長短的,排名靠后的同學一定有他的一些短板學科,例如數學比較差或者英語,但同時也肯定有自己的優勢科目,例如語文或者物理,我這樣說的原因是希望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科目,確立自己的信心,你的學習能力沒有問題。
接下來要做的還不是方法,而是你的學習目標或者說搞清楚你為什么要學習?
有的孩子可能就是搞不清楚這一點,以為是父母逼著自己學習,他是在為父母和家族在學習,這樣的動力是很容易枯竭的,沒有動力,再好的方法也是白搭。高一的孩子目前缺乏人生的規劃意識,他還不清楚未來十年,二十年的世界變化會是多么大,有的父母也搞不清楚,那就請他們回望過去十年、二十年,想一想當年對現在的猜想,或者說夢想,有沒有實現。要讓孩子有一個時間維度上的思考,他會感覺到生命的價值,學習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父母或者家族,而是為了在這個時間長度里面自己的存在更有意義,例如看一看父輩中那些缺乏學習能力的人最終的結局是什么?
有人會舉一些包工頭的例子說明不識字照樣賺大錢,實際上他忽視了包工頭的學習能力,此時的包工頭已經不是那個頑皮的孩子,他在整個人生過程里面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才可以在一群人里面脫穎而出。問問他自己,如果再給他一次學習的機會,一定會加倍努力,那么現在不僅僅是一位包工頭,也許是一個上市企業的創始人,這就是差距。
從大數據統計來看,無論薪水還是整體的收入水平,最近十年還是和學歷掛鉤的,學歷越高,整體的人生質量也會更好一些,所以,高一的孩子要明白人生有許多選擇,現在選擇權在你手里,這是很難得的機會。
好,我們假設上面解決了動機問題,高一的孩子現在有了明確目標:希望兩年之后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接下來就是具體的方法問題,至于學科的方法,可以和老師取得聯系,自己只要有了信心和動力,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可以解決的,所有的方法都需要自己實踐,付出心血才能有所成效,不可能聽一遍就開掛的道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