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這件事,真的是操碎了心,很多小朋友不愛學習,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今天會通過一個小案例的形式,來為家長們解惑。
問題:老師你好,我是一位母親,我孩子今年六歲了,上一年級,學習有點吃力,玩心還大。他還是愿意學習的,在家經常嘴里會拼拼音會說單詞等。但是最近就是不想上學,上周五老師說要考試,不去上學,今天老師說要聽寫生字又不去!
鬧得我打他的心都有了!針對他的情況,我煩躁的不得了,跟他說:考的多少沒關系,不會的我們繼續學就是了,可是說不通啊,如何破?
我們能感受到這位媽媽的焦慮與無奈,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是不一樣的,再加上一些孩子上了早教班,可能起步會早一些。
所以剛上一年級,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肯定是參差不齊的,那么這位媽媽提到了,孩子還是愿意學習的,一邊玩,一邊還念念有詞地學習。
這說明孩子對學習本身是不抗拒的。
我們說孩子不想去上學,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人際矛盾呀,可能是受到老師批評呀,也可能是在學習上有挫敗感等等。
那么這個孩子,一到考試和寫生字,就不想去上學,那可能是孩子很在意考試的結果,擔心考不好,所以他采取的是回避的策略。
我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很多家長都比較關注這個考試的結果呢?
或者是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同班同學的水平啊,不知不覺就會把這種擔心流露出來了呢?如果是的話,那么孩子也會特別在意自己在學校里的表現,會非常希望給爸爸媽媽一個比較滿意的考試結果呀。
我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很多學校的老師特別在意孩子的成績呢?
老師會在班上總是這個攀比那個評比,以成敗論英雄呢?老師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家長們應該都明白,老師在意的是全班同學及格率,因為這和老師的獎金掛鉤。
那么老師焦慮的話,家長就不要跟著焦慮了,這位媽媽需要先把心安定下來,一定是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難。
媽媽的責任呢,就是陪伴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不帶任何評價的去問問他,跟孩子說“寶貝兒,你如果真的考不好,你擔心的,是不是怕爸爸媽媽不開心啊?還是說怕老師批評你啊,或者擔心同學笑話你呀?”
家長要平和地和孩子溝通,才有可能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
也許當你真正的了解到孩子的想法時,你會覺得特別的可愛,因為有可能他就是很喜歡同桌的小女孩,他希望得到小女孩的關注和喜歡。
可是這個小女孩兒語文成績比他好,每次都考不過她,他就不開心了。當然這也只是一種可能哈。
家長最重要的需要做的是不帶評價,用心去聽孩子怎么說。
當你真誠地和孩子溝通,放下你的焦慮,去聽孩子跟你講的內容,你慢慢地就會找到應對的方法。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呢,我建議是要找一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跟孩子聊聊。
因為這個小朋友才小學一年級就不想上學了,在我們咨詢師來看,就是社會功能受到一定的損害了。這樣的話呢,單靠父母來解決,有時候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我們建議最好是尋求專業的幫助。
我不知道有沒有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哈,最后我想說一點,教育本來應該是輕松的,能讓人真正學到知識,并能充分運用到生活中的。家長們需要認識到這一點,這樣你就不會那么焦慮,如果學校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需要給孩子補上一些人生閱歷的功課。
人生處處是考場,很多時候都沒有標準答案的,是需要人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教育從來都不應該是灌輸,而是引導。
我希望家長們,能用你們的愛心和智慧,去好好引導孩子成長,那么如果你目前也有與文中類似這樣對于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擾,也可以私信我,我幫你解決。
我是賴老師,90后心理咨詢師。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