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害怕老師,不敢也不想去上幼兒園該怎么辦?
如果你家孩子上幼兒園,就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首先,當孩子表達了害怕恐懼的時候,我們要先理解孩子的情緒,跟孩子談談心。
問一問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么事情,害怕哪個老師,在什么情況下會害怕老師呢?
如果孩子說出具體的場景,比如,老師很兇,會拿小棍打小朋友;或者老師說話很大聲,害怕老師批評自己等;
家長可以直接告訴孩子:
老師之所以這么做,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小朋友做的事情違反了幼兒園的規則,所以老師生氣發脾氣,是針對小朋友們這些不守規則的行為,并不影響老師喜歡大家。
這是教會孩子要學會區分對事不對人。
另外,咱們家長要告訴孩子,老師也是人呀,也會有心情不好,不開心的時候。
有的時候控制不住脾氣,會大聲說話,會發脾氣,那就是老師的問題,老師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跟小朋友沒有關系的。
這是在教會孩子用同理心對待別人的感受和情緒,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如果這樣的引導還不能讓孩子降低恐懼,放下對老師的戒備心,那奶油媽媽再給大家推薦三個方法。
第一:由家長出面直接跟老師溝通
跟老師溝通不能去指責老師,你干嘛這么兇,孩子都被你嚇得不想上學了,而是要真誠地跟老師交流:
告訴老師,孩子有點害怕你,這幾天還總是說不想上學了,希望老師可以跟孩子聊一聊,多接觸一下,互相之間加深了解。
孩子之所以害怕老師,很多時候是只把老師當老師,而忽略了其實老師也是叔叔,阿姨,也是一個普通人。
家長也可以主動把孩子的一些能力,特長,告訴老師,讓老師多給孩子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所以,慢慢地,孩子跟老師之間接觸的多了,孩子的恐懼心理就會減少很多。
第二:引導孩子多觀察老師,主動了解老師
可以跟孩子玩一個觀察老師的游戲,讓孩子每天發現這個老師身上的兩個優點,什么樣的優點都可以,比如,今天老師的衣服很漂亮,老師帶著玩的游戲非常好玩,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今天說話聲音很溫柔,做了一個什么動作特別有意思,等等。
讓孩子主動觀察,了解老師,也可以有效緩解孩子對老師的恐懼感。
第三:畫畫
在心理學上,繪畫療法也是非常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繪畫天然就是表達自我的工具,是在用非語言象征性表達自我的潛意識,在繪畫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宣泄情緒,排解苦悶,釋放壓力,效果非常的棒。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進行自由創作,把自己想象的老師的各種樣子都畫出來,生氣的,搞笑的,溫柔的樣子,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在畫的過程中,孩子對老師的恐懼感就會一點一點的排解掉。
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所以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媽媽們不要焦慮,不要緊張,要多給自己打氣,相信媽媽一定有辦法,同時多學習科學育兒知識,了解孩子成長發育特點,跟奶油媽媽一起做一個有底氣的智慧媽媽。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