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孫媽媽的孩子讀六年級,在學校跟同學鬧矛盾,被老師誤會了,家長每天工作很忙,沒及時關注孩子,導致孩子很自卑,成績也下降了,現在不肯去上學,每天在家里晚上玩手機,白天不起床,什么也不做,飯也不吃,情緒十分的暴躁,現在跟家長的親子關系很差,這樣的情況維持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孩子每天都渾渾噩噩,看了心理醫生,也去精神病院看了,精神病院醫生說孩子是雙向情感障礙,開藥了,但是給他很反感,當著家長面扔掉了。有時候家長限制他玩手機就會說狠話,說沒有手機他就沒有安全感,還經常說一個人睡覺會做噩夢。
為什么我們家長面對孩子情緒差,不想上學,沉迷手機時就會變得六神無主,找不到合適的辦法解決呢?因為家長們忽略了重要一點,就是與孩子溝通到底是因為什么不想上學,只有了解了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更好的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一、孩子被老師誤會對孩子會造成什么影響
如果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誤會,又得不到道歉后,孩子的身心健康會受到影響,畢竟學生時期的他們,內心是比較敏感和脆弱的,他們渴望受到尊重和認可。
如果被老師誤會,會讓他們非常痛苦,如果這種誤會不解開,他們會將這種委屈化為仇恨,會讓他們產生討厭上學的情緒,會反抗老師,出現自暴自棄,成績下降,不想上學,沉迷手機游戲等情況。
二、家長忙于工作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爸爸媽媽總是忙于工作會讓孩子長期感受不到正常的家庭氛圍,缺少父母的愛和關懷,會讓孩子變得膽小,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們,無論做得好還是壞都接收不到家長的評價,這會讓他們非常的無助。
如果父母長期缺失于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那么孩子的性格就會有所缺陷,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不喜歡學習、不喜歡上學、喜歡上網玩游戲等等。
三、孩子缺乏安全感是什么原因
孩子缺乏安全感與他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當一個孩子在一個家庭氛圍特別好的家庭中成長的話,那么他們就會比較柔和,至少不會太過于叛逆。但是一旦家庭環境較差,或者父母對孩子的關懷不夠時,孩子就比較容易膽小且缺乏安全感。
尤其是現在大多數的家庭中,父母都比較忙碌,沒時間管孩子,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對孩子都是比較溺愛的,對孩子犯的錯也不會及時糾正,這就容易讓孩子形成一個比較任性的性格。
四、孩子網癮嚴重為何拒絕吃藥看醫生
很多孩子并不認為自己生病了,所以本能的拒絕吃藥看醫生。而且孩子沉迷手機游戲,也不能說孩子就是生病了,這是要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去分析的,可是就是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玩游戲是生病了,導致孩子過分反感。
其實孩子網癮嚴重也不一定是需要吃藥的,可以試著用其它方法,也許更有效。
比如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鼓勵他們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學習一些課外知識,也可以帶著他們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告訴他們世界很大,不要整日沉迷在手機游戲里。
還有就是作為家長,也要正確看待游戲,不要把游戲看待得太過可怕,也完全沒必要讓他們一點不能接觸手機游戲,可以耐心的與跟孩子協商,嚴格限制游戲時間,制定獎罰措施,并且讓他承諾不得影響學業。
綜上所述四點,是我們家長面對孩子被老師誤會了不去上學的一些建議,孩子的教育應該科學合理一些,不要自己沒有辦法就去找心理醫生咨詢,給孩子吃一些抗抑郁藥物。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