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發(fā)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故事中的孩子是我兒子的同學(化名小杰),媽媽是我的閨蜜(化名杰媽)。
杰媽是70年代的獨生女,父母都是大學教授,97年畢業(yè)從西安到深圳。23年來,事業(yè)順利,個人生活打理得井然有條。怎么看,都是一個美麗、自信、優(yōu)雅的成功女性。但熟悉她的人才知道,她常常為孩子的教育所困惑,尤其是大兒子11歲了,經(jīng)常會因為各種情緒不想去上學。最近的一次厭學時間延續(xù)半年之久。
痛定思痛,杰媽決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引領兒子走出困局。最終,她成功了。應她的期望,她想把經(jīng)驗分享給更多的人。于是我根據(jù)她的故事改編了此文。希望能幫助到有同樣困惑的家庭。
?1、美麗、知性的成功女性背后的苦惱:不愿上學的孩子
去年10月,小杰再次出現(xiàn)厭學,不愿去學校的情況。不僅如此,杰媽還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有了抑郁傾向。于是她強忍著內(nèi)心的不安與焦慮,經(jīng)常留在家中陪伴兒子。有些無法直接表達的話,她就通過書信的形式和兒子溝通。
“親愛的米寶,今天是周四,外面陽光明媚,走在去人才公園的路上,和你手牽手,輕柔暖暖的微風拂面,很想與你一起舒展折皺的心情,感受這世界存在著許多美好,綠樹、紅花,在即將立冬的深圳……
盡管自10月28日以來,你沒有再去學校上學,但媽媽看到你仍然在努力調(diào)整,并盡力去做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不賴床睡懶覺,自己看書,自學,主動幫媽媽做家務,洗衣、晾衣、整理、幫弟弟完成樂高積木,去好朋友家做作業(yè)和運動玩耍……
目前遇到的這個狀況,是波瀾壯闊的一生中的一個小小的漣漪而已,媽媽一定陪你好好的邁過去,因為每個人都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更美好的人生,你說是嗎……
不知是媽媽說的哪句話引起你的不開心就獨自走開了,我當時正在給你買乒乓球拍,再抬頭你就已經(jīng)走遠了,寶貝,媽媽希望你有不開心就說出來,像之前一樣,不要在外面獨自走開,媽媽會擔心,好嗎……
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都希望你永遠記得:你很重要!對自己,對家人,對朋友。媽媽很愛你,永遠都愛!”
字里行間,我讀出了萬千情緒,擔心、失落、無助、隱忍、包容、堅強、希冀……我知道最初的她很想撫慰兒子,當然也想撫慰自己。
那么她接下來是怎么做的呢?
?2、心得一:堅定地相信孩子,這是一切成長的原動力
如何讓一個屢屢休學的孩子走進學校?我想對于每個父母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杰媽告訴我,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信念。堅定地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能戰(zhàn)勝所有的困難,一切都會好起來。
毛澤東曾問喜饒嘉措大師:“佛教說人有輪回,怎樣才能讓人相信呢?”大師問道:“今天你能看見明天的太陽嗎?”
毛澤東說:“看不見。”大師又問:“那你相信明天會有太陽嗎?”
毛澤東笑著說:“我明白了!"
人生總是先相信,后看見!相信,是一個人最大的生命資源,讓人有力量行動起來去尋求各種資源和支持,去學習、成長、改變。
就像杰媽在那般無助的情況下,也會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你是個有上進心、不怕困難,不輕易認輸?shù)暮⒆印_@只是波瀾壯闊的一生中一個小小的漣漪。
?3、心得二:培養(yǎng)自信心,重塑孩子的歸屬感和成就感
杰媽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事情,都要做到肯定孩子的情緒,肯定好的動機,做得好的地方,還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加強孩子的正向感覺,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關鍵所在。”
- “媽媽,我是不是很糟糕?”
一大早起床,小杰發(fā)現(xiàn)自己感冒了……尿床了,衣服被子全濕了。他帶著哭腔地問:“媽媽,我是不是很糟糕?”
通常來說,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父母都會覺得很火大。但是杰媽為兒子專門學了家庭教育的課程,她明白孩子已經(jīng)開始“自我否定”了,父母該做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正向感覺,而不是繼續(xù)打壓、責怪。
于是杰媽沒有埋怨。反而找出事件中的積極部分,對孩子進行了肯定。
“媽媽知道你因為尿床挺難過自責的。但是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而且你已經(jīng)很久沒有尿床了呢。也可能是你昨天晚上睡覺前喝了奶茶,白天也太累了。”
沒想到這一次,小杰情緒很快就平穩(wěn)了很多。還跟杰媽說,“我下次會注意的。”
在杰媽的鼓勵下,小杰顯得更加心態(tài)積極起來,從一個很糟糕的事情上關注到更多積極的部分。他說:“我今天尿床了,反而讓我早早就醒了,一會兒我能做更多的事情了。以前我尿床會很緊張,大呼小叫、雞飛狗跳地要你去洗床單。我發(fā)現(xiàn)這一次,情緒沒有那么糟糕呢!”
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看到,面對一件糟糕的事情,父母的情緒能夠保持穩(wěn)定,就能夠帶給孩子穩(wěn)定、積極的情緒,把事物引導至好的方向發(fā)展。
杰媽說,最近他一直在寫“肯定日記”,這是自我心理建設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孩子也很喜歡看。
- 用愛喚醒兒子的一天
疫情期間,幾乎每一個孩子都面臨早起上課的挑戰(zhàn)。杰媽也想和兒子探討一下:早上怎么起床會大家都準時、輕松、開心呢?
小杰說:“你都不是用愛來叫我的,怎么可能叫醒呢?”
杰媽恍然大悟,接著問:“怎么才是用愛叫醒呢?”
小杰說:“比如給我做做按摩,在我背上做下披薩啊、毛毛蟲啊!”
原來,愛才是喚醒兒子一天最好的方式。
愛因斯坦曾在給女兒的信中說:〝愛〞是宇宙中最巨大力量。很多教育專家都提倡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連接。我想,每一個孩子,不論是內(nèi)向還是外向,都會渴望被父母關注,被認可、被呵護,被無條件地愛著。
杰媽說,她因為學會了肯定,會看到孩子更多的優(yōu)點和進步。比如,網(wǎng)課在家上課期間,他看到孩子的自律能力越來越強,能獨立完成作業(yè),自己定鬧鐘起床,獨自做飯。與同學的互動也越來越積極,比如,成為班級QQ群主,創(chuàng)建群規(guī)則,鍛煉合作管理能力等等。
孩子不愿意去學校,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缺乏在學校的歸屬感和成就感。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恰恰就能在這兩點上解決孩子的痛點。
能夠獨立完成作業(yè),就會對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產(chǎn)生成就感。能改善和同學的關系,和同學有更多的互動交流,就能讓他對一個集體產(chǎn)生歸屬感。
?4、心得三:家校合力,共筑健康有愛的教育鐵三角
引領孩子的成長,父母和老師的角色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這兩種力量能夠形成合力,對孩子的正向引導自然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動作用。
杰媽說,作為家長,以前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因為工作忙,一直都疏于和老師的溝通。直到孩子頻繁出現(xiàn)厭學事故后,才開始慢慢意識到要和班主任、任課老師多交流溝通。多方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現(xiàn),也跟老師說明家里的情況。
- 從“抗拒寫作文”到“無障礙寫作文”
小杰一直很抗拒寫作文,一碰到作文的作業(yè)壓力就很大,經(jīng)常完不成。完不成作業(yè)、怕老師批評,也是導致他不敢去上學的原因之一。
于是杰媽就幫助孩子一起探討主題,梳理寫作思路。還找一些同題材的優(yōu)秀作文來跟孩子一起賞析,讓孩子仿寫。
一開始小杰擔心自己若是寫得太好,老師會認為他是抄的。杰媽把這個情況如實和老師反饋,還把原文發(fā)給老師做對比。獲得了老師的理解和支持,小杰的不安情緒也打消了,反倒不那么畏懼寫作文了。
語文老師還貼心地建議小杰可以嘗試用語音講出內(nèi)容,再轉(zhuǎn)成文字,整理成作文。作文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這個方法,小杰很是受用。
果真家校合力的效果,不同凡響。
也許是被杰媽的努力感動了,學校的老師們對小杰休學這件事給予了很多理解和幫助。在小杰復課之前,班主任給孩子送喜歡的玩具,拉著孩子幫忙做課件小程序,復課之后請孩子每天幫忙做體溫統(tǒng)計……這些都增強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對學校的歸屬感。
?5、心得四: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杰媽一直是一個積極上進的媽媽。
幾年來,為了解決教育孩子的困惑,她一直不斷地學習各種育兒、家庭教育的知識。讀教育類的專業(yè)書籍肯定是少不了。除此之外,她還花費數(shù)萬元去參加各種家庭教育的培訓,帶兒子接受一些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和測試。
個中的用心和付出,可見一斑。
每一份誠意都值得被看見,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應該有回報。
杰媽是個女強人,她用她不服輸?shù)膽B(tài)度不斷地尋找解決辦法,覺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堅強面對。但杰媽又是柔軟的。她用她女性特有的細膩、溫和、包容,來溫暖孩子的內(nèi)心。杰媽正是在“剛?cè)岵敝星靶校拍芤I孩子不斷地跨越心理的障礙。
任何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折射出父母的問題。如果想改變孩子就必須先改變自己。
杰媽說:“當我不斷刷新自己的固有認知,當我轉(zhuǎn)換視角,用全新的角度看待孩子,看待世界時,我就在不斷地拓展自己能力的邊界。當我更深地挖掘自己,改變自己時,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父母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孩子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我自我蛻變、收獲成就感的過程。”
也許是工作太過忙碌,也許是教育理念有分歧,杰媽和老公的關系一直比較淡。但是通過學習和自省,她意識到家庭和睦對孩子健康成長、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性。所以努力嘗試和老公溝通,同樣用肯定法試著接納、看見老公做得好的地方。
?寫在最后:
回首這幾年育兒的坎坷之路,杰媽從最初的迷茫、痛苦、煎熬,到如今的淡定、從容和堅信。對孩子的愛,從最初的一廂情愿,變成專業(yè)、智慧、有定力、有方法的愛。 我從中獲得了滿滿的正能量。
因為有愛,奇跡才能發(fā)生在父母和孩子身上。因為有愛,你才能把一切問題看成是成長自己的資源。就像杰媽說,這次疫情盡管讓全世界損失慘重,但卻也給了她充裕的時間,去關注身邊的人,陪伴孩子的成長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