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畫畫,整天拿著筆在本子上畫畫,她的父母也非常支持,給她報了美術培訓班。然后她就一直不斷地學習,學了很長時間,而且畫的也很好,參加市里的美術比賽,也得了不少獎,自信心可強了。
但是到她上初二的時候,就說什么都不想再碰畫筆了,別人怎么勸都不聽,她的父母也很頭疼,到最后還是放棄了,后面也就越來越沒自信心了。
不僅如此,因為受到畫畫的影響,小美開始變得在集體發言的時候也不敢大聲說話,有次考試的時候甚至開始作弊,被老師嚴厲批評并請了家長。
問她為什么,她說以前是非常喜歡畫畫的,畫的時候也很開心,但是后來她媽媽要求太嚴格了,一聽說哪里有比賽就給她報名參加,還要求她必須獲獎。
開始小美還愿意參加,參加得多了就感覺很不開心,本來畫畫是自己的愛好,參加比賽也是為了練習。可是現在,只是無休止地參加比賽,而且沒有獲獎就會面臨媽媽的一頓訓斥,還經常強制要求她去畫一些東西,畫畫已經變質了。
慢慢就失去了興趣,直到最后再也不想拿畫筆了,然后自己也發現再畫也沒有那么好看了,越來越否定自己,做其他事的時候對自己的做法也不是很確定,就很懷疑自己。
她說當時如果媽媽沒有要求那么嚴格,說不定她還會繼續畫下去,因為確實喜歡畫畫,當時和媽媽說過不少次,還吵過架,就是不理解她的感受然后也就進一步自我否定自暴自棄。后來媽媽也問她,放棄畫畫是否后悔,小美的回答還是不后悔,但是自己的自信確實很影響了她,因為其他方面自己都不能堅定自我。
媽媽就希望能重新讓她重拾自信,可是每次自己一想到曾經畫得那么好現在卻那么糟糕的時候就更加否定自己。
孩子不畫畫,走不了藝考生的道路,學習成績得好才行,于是媽媽只能盯緊孩子的學習,請了家教讓她一心撲在學習上,但是貌似成效也不高。
我們知道孩子們學習東西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興趣的濃厚程度,越有興趣學起來越能如魚得水。而媽媽首先是要求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并獲獎,消耗孩子對畫畫的興趣,面對孩子的委屈視而不見,后又請家教讓孩子學習,不顧孩子的情況,一味地施加壓力,最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步。
不只是家長,有一些老師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其實很簡單,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老師和孩子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你尊重孩子,他才會給你面子。你不給他面子,他也不會給你面子。
現在很多家長對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是很缺少的,不是忙于工作賺錢疏于關愛陪伴,就是嘮叨指責打罵的方式,容易引起處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
因此,建議家長系統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特別是要學會控制焦慮的情緒,提升親子溝通技巧,對孩子學業、興趣愛好的期待要合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