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前面的成績很優秀,但為什么突然不上去上學了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每一個家長都會很緊張,可能會病急亂投醫,報名不同的教育機構學習,但學習后孩子還是不能回到學校,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我們先看一個案例:張阿姨的兒子小軍小學的時候成績不錯,可在進入初中之后,可能是因為一下子無法適應,作業量又突然增加了不少,孩子出現不及時上交作業的情況。
班主任老師比較嚴格,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小軍。這就已經讓小軍心里有了疙瘩。去年國慶節的時候因為沒有完成作業,小軍又被老師當面批評。在這之后,小軍說什么都不肯去上學了。
家里人又是勸又是哄,可就是沒有用,而且小軍不僅是不愿意去學校,而且還染上了網癮,捧著手機不放手,連門都不出,就待在家里。到最后爺爺奶奶,姑媽姑父出馬了,可孩子還是我行我素。張阿姨因為孩子都進了醫院好幾回了。
孩子前面成績很優秀,突然不上去,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不去學的原因是什么,針對原因找到解決方法,才可以讓孩子重返學校,那主要有哪些原因?
一、孩子不去上學,是不是與老師同學發生了矛盾?
若是因為在學校里和同學相處不愉快造成的,那就需要家長積極與老師進行溝通,讓老師起到紐帶的作用,說到底只是個還沒長大的孩子,說開了就沒事了。
如果是不喜歡老師的處事方式,那就得家長從中調和。一個班級這么多同學,要想老師因為孩子一個人就改變自己的方式也不大可能,家長需要告訴孩子:“應該是學生去適應老師,而不是老師來遷就學生。”
二、孩子不去上學,是不是有沉迷網癮游戲或網絡小說?
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薄弱,在假期的時候接觸到五花八門刺激緊張的游戲,一時間沒有把控住,可能就會深陷其中。游戲的設計者為了牢牢地抓住用戶的心,自然會在環節的設置上花心思,這也就會讓孩子越玩越想玩。相比于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扣人心弦的游戲更能吸引住孩子的目光。
除了游戲以外,有些孩子可能還會沉迷網絡小說。小說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讓人欲罷不能。調查發現6.6%的人經常出現‘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想著閱讀網絡小說’的情況。”由此可見,小說成癮正成為青少年厭學的罪魁禍首之一。
三、孩子不去上學,是不是與家長發生了矛盾?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大人造成的,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孩子,而在于大人。因此,如果孩子出現厭學等情緒,家長需要從自身出發找原因,看看是不是這段日子冷落了孩子,抑或是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有些家長自始至終都用著全方面管控孩子的招數,可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心理上正在悄悄發生變化,他們的獨立意識增強,渴望掌握生活的主動權。家長的橫加干涉會讓他們愈加反感。孩子們都明白家長想要自己把書念好的心,但因為對教育方式的不滿,所以就故意跟家長對著干。
四、如何引導不上學的孩子重返學校的步驟有哪些
步驟一:停止相互埋怨
面對不上學的孩子,家長都會感到焦慮,有些父母可能就會互相推諉,會覺得孩子的問題出在配偶身上。
現實生活中,有些媽媽會埋怨父親缺位,不管孩子。有些爸爸會反過來抱怨媽媽,說是因為媽媽管教過于嚴格才會讓孩子變成現在這樣。而父母間的爭吵只會讓孩子的消極情緒越攢越多。所以說,如果想要孩子重返校園,家長首先得放平心態,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
步驟二、跟孩子聊他感興趣的話題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將這些話題作為切入口。我們并不要求每一次的溝通要多么有深度,我們的目的只是在于緩解親子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讓孩子能夠敞開心扉。
家長可以試著去了解孩子喜歡的游戲到底有什么魔力。相信當孩子體會到家長的改變時,他也能夠有所觸動。
步驟三:幫助孩子營造外圍人際關系
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學校,很有可能就是處不好人際關系導致。如果孩子在學校里總被同學排擠或者是被老師批評,那么在孩子看來,自己的校園生活肯定一點也不美好。
所以,家長可以偷偷地先跟老師或者是同學說好,希望他們能夠在相處過程中多多鼓勵自家這個敏感的孩子。老師的一句鼓勵比家長說一百遍都管用!
步驟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無論是從學習習慣,還是從上網時間這個管控方面,家長一定要制定具體可行的目標,千萬不要是那種假大空的目標。比如說現在孩子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是8個小時,那么家長可以跟孩子商量看看,看能不能每天減少十分鐘。
如果孩子能夠堅持下來,一星期就能從8小時減少到7小時,這也是進步!家長也可以用半個月或者是一個月作為時間節點,對孩子進行有儀式感的鼓勵,比如說帶著他去買喜歡的明星的海報等等。
總而言之,當孩子出現故意輟學或者是厭學的情況時,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出現了問題。家長不能只看到孩子的外部表現,而是要去探究深層次的原因,看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差錯,要知道學習也算是孩子的本能行為,當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觀察,這也屬于學習的范疇。
所以說,如果孩子出現厭學的問題,家長一定得重視,并且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平緩心情,盡量不要負能量滿滿。并且父母雙方統一教育模式,不要一邊是嚴父,一邊是慈母,孩子也會察言觀色,到頭來什么事都辦不成!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