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用對這四步,讓孩子告別“開學恐懼癥”!
昨天早晨出門上班,趕往地鐵站的路上看到一個孩子背著書包坐在馬路邊嚎啕大哭,聽得讓人很是心疼。
詢問旁邊的媽媽后才知道,孩子今天第一天開學由于假期作息混亂,今天早上實在起不來,強行帶出門后就坐在路邊哭鬧不想上學只想回家睡覺。
到了單位之后見到同事李姐正在滿面愁容地跟旁邊的小王吐槽她們家孩子哭鬧的早晨。
李姐家孩子今年7歲,上小學一年級。今天也同樣是開學第一天,她原本以為神獸歸籠可喜可賀,結果一大早家里便因為孩子不想上學上演了一場“全家總動員”。
我跟她聊起了路上見到的那個孩子,李姐嘆了口氣說:“哎,估計今天好多孩子都有開學焦慮”。
緊接著她又問:“咦,你們家孩子今天早上沒鬧?看你心情還不錯嘛”,我笑了笑,跟她們分享了我的絕招。
其實并不是我的孩子沒有開學焦慮,而是我提前一周已經開始給他“打預防針”了。
所以對于我的孩子來說,開學第一天是她早早就準備好要迎接的一天,不僅沒有哭鬧,還充滿了期待。
現在,我就把我的做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方法大概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步:舉行家庭會議,幫孩子找到目標
大年初七是我和老公復工的日子,初六晚上我們進行了一場小型家庭會議,主要是進行新年規劃。
我規劃我的事業發展,老公規劃家庭財務,我們給孩子也留了一個會議任務,那就是規劃新學期的學習。
會議開始前我們預留了10分鐘左右的思考時間,然后全員參與輪流發言,要求只有一個,必須要比去年有所進步。然后我們一起討論目標的執行細則,約定好互相監督執行。
這是預防針的第一步,家庭會議結束后我們一起洗漱休息,并強調第二天開始一起執行。
因為保持著新鮮勁兒,所以初七早上孩子沒有睡懶覺而是和我們同時起床。
她的目標是補完過年期間耽誤的寒假作業。吃完奶奶做好的早餐,我們出門上班, 孩子開始完成作業。
第二步:借機調整作息,并及時表揚鼓勵
上班路上我和老公商量好帶一個小禮物給孩子,作為她執行計劃的獎勵。
打開家門,孩子興奮的向我們炫耀著她完成的作業,我一邊翻閱她的勞動成果一邊拿出了準備好的禮物表示獎勵,并希望她繼續堅持。
晚餐后我們一邊聊天,一邊仔細查閱了她的作業,她也很高興地和我們分享了她的學習計劃以及執行效率。說自己比爸爸媽媽更厲害,因為完成的速度很快。
得到充分認可和表揚的她有了滿滿的成就感,再加上小禮物的助力,初八的早晨一切就變得非常順利。
第三步:以身作則,引導孩子進入學習狀態
經過兩天的努力,她的寒假作業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完成學習任務之后,她便不想再早起了。
我沒有訓她而是把晚餐后陪她聊天,改成加班寫工作計劃。
她問我為什么不陪她玩,我說:“因為媽媽昨天沒有做好計劃和準備,導致今天的工作出現失誤,為了明天的工作能順利進行,所以今天要提前準備,就像你們每次課前需要預習一樣。”
她說:“媽媽又不上學,還需要預習嗎?”我趁機給她講了工作和學習的共同性以及提前準備的重要性。順勢幫她拿出了新學期的預習資料,邀請她在我旁邊陪我一起工作。
開學第一天對孩子來說應該是新鮮而又充滿期待的,之所以焦慮只是因為突然改變帶來的不適應。
雖然現在已經開學了,但我的方法依然是行之有效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