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去上學,就想待在家里。”“作業還沒有寫完,老師會不會說我。”“新學期,一直進入不了學習狀態。”“又要面對老師和同學了,很緊張。”……開學前后,不少孩子會出現各種“焦慮情緒”。記者日前采訪了區精神衛生中心醫務科科長、副主任醫師陸愛軍,看看她給我們哪些建議。
“最近幾天陸續有患者和家長來咨詢,一般來說,剛開學不會有大的問題,而是開學一個月以后,問題才會慢慢出現。”陸愛軍說。面對開學表現出的焦慮、抗拒、情緒暴躁、精力不集中,有的甚至表現出胃痛、失眠、易疲倦等身體癥狀,這就是所謂的“開學焦慮癥”。
陸愛軍表示,從“在家中”到“回校園”,環境改變了,孩子們有點焦慮是正常現象。休整了一個假期,難免有些慵懶了,畢竟上學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又要投入緊張的學習狀態,一開始有些不適應而出現焦慮,很正常。
“在就診的個案中,出現不符合孩子心理特點和攀比行為等現象,是比較多見的。”陸愛軍說,一般來說,“開學焦慮”往往發生在學生身上,但現在也有部分家長會因為孩子開學而感到焦慮。要想有效地緩解“開學焦慮”,首先要知道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根據具體的原因進行干預,才能有效緩解焦慮。
“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學習上的壓力,注意多些時間來陪伴孩子,與孩子聊聊學校有趣的事情,留心觀察,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陸愛軍說。開學后,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訂學習計劃,確保學習計劃適合孩子,讓孩子堅信自己有能力完成這個目標,切記與其他家長盲目攀比孩子的學習成績,給孩子造成壓力。
另外,如果孩子確實因為遇到了困難而出現焦慮,就應該和孩子充分討論困難的成因和應對困難的策略。例如,孩子有畏難、恐懼心理時,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鼓勵孩子去接受一些新鮮事物,增強自信心,正確引導孩子適應新的集體生活。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簡單易行的放松運動,幫助孩子適應新的校園生活。當出現嚴重的焦慮癥狀,甚至影響到孩子的日常學習和人際交往時,應及時到專業機構尋求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