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的城市化在很長時間中都是行業內的焦點之一,我們寄希望于電競的城市化能為行業帶來更多的可能,為此,我們也曾在閑聊會中認真的探討過電競城市化的種種可能。
但紙上得來終覺淺,想象中的電競城市化和實際操作一定是有出入的。而本文的投稿作者就是一位曾在電競主場工作過的人員,他經歷過主場落地前的準備階段,也對落地后的種種運營工作有自己的見聞。
文中他對自己曾經一年半的主場工作經歷做了總結,這些聲音可能包含了作者主觀的判斷和結論,但這也都是主場工作人員可能遇到的問題和他們的心路歷程,因此我們選擇將這篇記錄了一線工作人員狀態的文章刊出。文中出現的人物皆為化名。
本文系投稿,如果你也有稿件想在人民電競發表的話,請點擊這里,查看相關要求。
前言:
每一個將熱情與熱愛賦予工作之中的人都是幸福的,謹以此文紀念我曾經可愛可敬的同事們,以及與他們共同經歷的難忘時光。
1. 初見
2018年5月4日,五四青年節。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北上的列車。身為一個在南方待習慣了的北方人,當得知一個嶄新的電競主場將在北京落地,頭腦里只有一個模糊概念的我興奮異常。恰逢一個特殊的節日,好像這天起,就將擼起袖子,鼓足勇氣,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那是一個坐落于北京繁華商圈的場館,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毛毛姐,她帶著親切而職業的微笑,一把摟住我的肩。
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毛毛姐是新來的運營負責人。在與毛毛姐的交談中我得知,她有著豐富的活動經驗,但對電競的了解并不多。對于一個剛剛開始內部搭建的主場,時間的緊迫成為當下最棘手的問題。距離賽季揭幕戰只有一個半月,在不到45天的時間,我們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包括洽談供應商,場館改造,舞臺搭建,人員組建,設備和所有活動所需物資進場等等。對處于初創期的我們,著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為了免去舟車勞頓,我挑中了一個只需步行距離的出租房——一個位于老小區頂層的小次臥,小得連一個像樣衣柜也塞不下。好在靠近地鐵,出行方便,也算是在北京“安家”了。每天一大早,我和毛毛姐便早早來到館內,辦理人員入場手續,了解館內錯綜復雜的情況,溝通各類需求。每天都有新發現,事情總比想象多。一天下來,我們都累得一句話也不想說。每天晚上臨睡前,大腦似乎仍未停止工作,不斷重復著白天大小繁雜事務的實景回放。
完整的賽事流程需要現場一整套的執行人員班子,時間緊迫,相關人員的面試工作也落到了我和毛毛姐的頭上。暫時沒有合適的辦公地點,我們只得在館內嘈雜的工地上敲著電腦;有的面試者無法來到現場,我們便席地而坐,舉起手機攝像頭開著視頻面試,背景音樂則是一旁轟隆隆運作著的吊機和鐵架。很快,賽事執行團隊初具規模。看著一群滿腔熱血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對于即將到來的開賽日,我心中的期待也一天勝似一天。
舞臺區域最初的搭建
就在籌備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過程中,夏日的北京迎來了一場暴雨。
萬萬沒想到,由于建筑防水性能不到位,屋外下著大雨,館內下起小雨,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小型“瀑布”。由于舞臺位置的地槽中已經布好了一部分線材,部分設備也已入場,如果泡水導致損壞或漏電,后果不堪設想。我們飛速聯系物業救援,運來防洪沙袋擋住通向舞臺的入口,防止雨水滲進場內。幾位新來的同事七手八腳地搬東西,場面堪比小型抗洪救災現場。
漏了一地雨的走廊
事后,我們對館內的硬件設施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檢修。面對突發事件,對于每一個現場執行的活動人員來說都是一門必修課。而應對的態度和處理的方式,更考驗執行人員的能力和責任心。比賽呈現給觀眾的是酣暢淋漓的視聽體驗,而這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準備工作,才是許多電競從業者每天都在面臨的挑戰。
2018年6月17日,主場揭幕戰。在歷經40多天日以繼夜的準備工作,以及一場完整的彩排過后,正式開賽的第一天終于到來,并順利地落下帷幕。
2.堅守
清早出門,深夜而歸。每一個比賽日,對于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場體力和精神上的雙重挑戰。
主場擁有自己的直轉播技術團隊。為了呈現一場流暢的直播,“不能出錯”是他們對于工作的基本要求。視頻編播、音樂編播、字幕錄入、攝像機校白、設備和網絡檢測……各項外行人叫得上或叫不上名來的準備工作,往往需要技術團隊集體加班到凌晨。為了免去來回折騰,很多人選擇睡在辦公室里,第二天接著投入工作狀態。
2018LPL夏季賽結束后,現場工作人員的大合影
依照不同的崗位職能劃分,賽事執行人員承擔著比賽現場各種各樣的工作。比如現場導演、選手管理、解說管理,志愿者協調,以及各類賽事相關的保障工作。工作中的許多細節都考驗著工作人員的耐心和責任心。例如,為保護贊助商權益,選手管理的同學需在賽前確保選手休息室內的零食飲料(除贊助商提供外)標簽全部去除,防止直播時入鏡;選手比賽時使用的一次性紙杯套也需要使用事先制作好的款式。這些都需要全面細致的準備工作,不能出錯。而每到這一天,類似毛毛姐這樣的人物更是一刻也閑不下來。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電話永遠占線,忙得腳不沾地”。賽后送走了選手和觀眾,旁人可以休息,可賽事執行團隊的工作還遠未結束。各種賽后的采訪、拍攝安排以及收尾工作,依然要占據他們大量的時間。當一切工作結束,往往地鐵的末班車都已停運。“披星戴月”,是每一個和賽事息息相關的電競人的真實寫照。
在每場比賽忙碌的身影中,還有這樣一群人的力量不可忽視,他們叫志愿者。
雨天的志愿者為觀眾撐傘
對于電競的熱愛是支撐著每一個志愿者的強大力量。賽前,他們負責整理應援,服務觀眾進場;賽中,他們值守在場地各個角落,為需要的人群提供幫助。相比于從業者,他們的工作性質使他們并不要求物質上的回報。“從志愿工作中收獲快樂,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這段經歷就算是值得的。”這幾乎是每一個志愿者的心聲。“當然,還有能近距離看到自己喜歡的選手,算是一點小小的私心吧。”在和一位志愿者的閑聊中,我聽到了他樸實的回答。
3. 離別
臨近年末的一天,我們接到了一則通知。
我幾乎忘了接到消息那一瞬間的感覺,也忘了當時我們是怎樣陸陸續續地離開。好像來不及傷感,來不及回憶。只覺得好不容易習慣的生活,又即將迎來改變。
面對突如其來的離別,毛毛姐哭了,那是我第一次見她哭。當然,我也沒忍住。
和旁人相比,也許是作為更加完整的經歷者,從它最初的空曠,到每場比賽人山人海的熱鬧非凡。像一位朝夕相伴的摯友,突然與你道別。此刻,我獨自站在空曠的場地中央,感受著它功成身退的寧靜。
耳邊中隱約傳來熟悉的聲音。
“下班了,走吧。”
館內早已回歸寂靜,街上依舊熙熙攘攘。回頭望了一眼已經被拆掉的舞臺和觀眾席,我仿佛又看到了他們。那些曾經到處奔波忙碌著的身影,那些即將消失在茫茫人海的身影,閃著褪不去的光芒。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