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問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問另外一個問題:
孩子是從哪個時候開始不想學習、拒絕學習的,那一次發生了什么?又說了什么?
是在哪個情況下,孩子的反應異常激烈?
再想想,以您對孩子的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應?
是您說的話讓他覺得很受傷、沒信心嗎?還是有其他原因的?或者您可能壓根就不知道,因為不在孩子身邊….
這可能您會覺得很累,工作這么忙了,或者生活瑣事這么費神了,還要想這么多,甚至會排斥,開始抱怨、生氣…..
沒關系,如果有上述的情緒,可以先發泄出來,就像小孩一樣,其實…..我們都有小孩子會有的情緒,只是我們懂得控制而已,但并不代表我們不能發泄自己的情緒[笑]…..
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也會忍不住發泄不好的情緒,甚至希望有人傾聽自己的心事…但孩子可能不一定像我們一樣有適當的機會去發泄自己的情緒,或者敢于跟別人述說自己的心里話…..孩子可能會因為沒找到人可以說,選擇自己憋著……
試想想,當發生只能憋著不良情緒的事情時,您會想理它甚至面對它嗎?
同樣的道理,孩子一面對課業就會想到不愉快的事,可能也只能憋著、忍著,所以不想面對。
所以,請用您善待自己的方式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想選擇另一種方式來發泄,請順著他,他做的一件又一件事情會讓您感受到其中的意義,同時,這樣能讓壓抑的心靈得到救贖,從而豁然開朗!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