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個家長都被電子產品困擾著,孩子們樂此不疲的玩著手機游戲,這種害處每個家長都能看到:損害視力、浪費時間、影響學習、損害身體……
最為重要的,是游戲會給孩子的腦神經發展造成破壞。而且很難恢復。
這個問題,可能會危害孩子一生,但很多的家長要不不知道,要么管不了。
一、養成不健康的多巴胺依賴癥
游戲刺激身體多巴胺大量分泌,所帶來的強烈愉悅感。多巴胺是人大腦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對人的情緒影響很大。人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就會產生多巴胺。
游戲產生多巴胺的方式和數量遠遠超過享受美食、電視劇、男女歡愛、獲得表揚等,帶來更足的滿足感。
這就造成人體傾向于玩游戲找滿足感,而帶來不愿吃飯、看刷劇沒勁、做愛無感的困境,就是啥都不愿意干,就想玩游戲,形成依賴性。
當然這種多巴胺褪去之后,迎接我們的是巨大的懊悔空虛、失落感和挫敗感。
玩游戲的孩子,開始對現實中的快樂,失去感受能力。
學習帶來的進步感、運動帶來的興奮、交友帶來的快樂感,他們都越來越難感受到。
但談到游戲的時候,才會兩眼放光。
二、游戲,一場對人類的欺騙
破壞了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他模擬出現實中的場景,讓人體驗進步、體驗成功,從而刺激多巴胺分泌,獲得愉悅感,比努力、奮斗,從而在現實中獲得進步、成就,要容易得多。
通過游戲持續獲得這種低成本、快速回報的愉悅,人類的神經,就越難以忍受長時間付出、等待,去換取回報。
所以有的孩子選擇輟學,缺少十年寒窗,才能感受到學習的價值;幾個月的訓練,才能讓自己的體能進步。他們不愿意長期持久性的做一件事情。
希望更多的家長和孩子能看到,能懂得家長的苦心。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