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是10年來我過得最舒適安逸的寒假!
兒子不再整天睡懶覺、打游戲,而是有計劃地安排學習;每天還幫忙買菜,刷碗,拖地,做家務。
誰能想到,他以前可是一個深度厭學、跟父母對抗,看不起我,認為我根本不理解他的叛逆小子呢?
我又是做了什么,才讓兒子發生了如此強烈的改變?下面就來看看我和兒子的故事吧。
01
小時候,兒子聰明懂事,是個超級依賴媽媽的小暖男。別的小男孩調皮搗蛋的行為,他從來都沒有過。
這一切,都來源于我的嚴厲管教。
不夸張地說,小學階段,我讓他往東他不敢往西,同事鄰居都羨慕我有一個如此聽話的孩子。
可自從兒子上初中開始,我逐漸發現,原有的一套行不通了。
也不知道是進入了青春期開始叛逆,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有主見,兒子逐漸脫離了我的“掌控”。
他迷上了和同學組團打游戲,每天回家書包一扔,就全身心投入到游戲的世界里。
作業也開始寫得浮皮潦草,還得我一催再催。
要是我催的頻了,干擾了他打游戲的節奏,還急赤白臉地跟我嚷嚷,給我臉色看。
因為一天天沉迷游戲,兒子的成績越來越沒眼看。
連續一個月,班主任給我打來好幾次電話,說兒子在學校不認真學習,上課下課都跟別人夸耀自己游戲打得好。
那天,老師又給我打來電話,投訴兒子體育課帶同學藏在廁所打游戲,被老師抓了現行!
晚上他一到家,我就對著兒子一通大吼:
天天就知道玩游戲,說你像害你一樣,游戲打得再好能當飯吃?
你媽這輩子還沒丟過這種人,別人家長那話說的,不光是看不起你,還在說我們沒家教!
學習是給誰學的?給我學的嗎?你這學不好好上就別上了!
兒子好像被刺中了自尊心,徹底逆反起來:“我就是不想上學了,我明天就不去了!”
結果第二天,他真的拒絕上學,任憑我怒斥、哀求,兒子都不為所動,鐵了心不去上學了。
老公得知后非常生氣,狠狠打了兒子一頓,可兒子愣是咬牙忍著,沒有服軟,還是不肯改變主意。
老公又生氣又心疼,把火都撒在了我身上:“老子不管了,以后讓他自生自滅,要飯也是活該!”
02
我知道老公說的是氣話,我們做父母的,即使再生氣,也不可能放任孩子就這么一直在家待下去啊。難道還真的想毀了他嗎?
為了讓兒子能夠回學校,我是軟磨硬泡,跟他好話說盡,但就是不管用。依然每天在房間里面玩手機,澡也不洗,飯也很少吃。
沒辦法,我只能在網絡上瘋狂搜索青春期孩子厭學、輟學、逆反的相關資料,去學習別人的家庭教育理念,看看別人都是怎么跟孩子相處的。
有不少案例,感覺說得很有道理,但可操作性不強,很難應用到我和兒子身上。
正當我感到絕望時,看到了“喚醒孩子成長內驅力”的父母成長課,開始學習如何做一個懂教育、會引導的父母。在這里,我們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家長們,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像兄弟姐妹朝著共同的目標,手挽著手,心連著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勵,一起成長!
我們逐漸成為一束光,照亮自己、照亮同路人,更懂得了如何帶領孩子一起成長,改變!
那些之前我怎么也想不通的事情,逐漸清晰明朗起來。
老師在課堂上說的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父母是因,孩子是果。孩子的變化,來源于家長的改變。”
是啊,沒有毫不費力的華麗轉身,只有潛移默化地默默成長。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缺失,也找到了兒子厭學、沉迷游戲的癥結所在。
關系先于教育。親子關系是“根”,孩子的學習是“葉子”,根深,才能葉茂!
我開始按照老師的指導,和課程上的學習,改進跟兒子的關系。
03
1、真心實意,接納孩子的現狀,接納他休學在家的現實
老師講過,接納是第一步,沒有接納就沒有改變。
在學習、反思之前,我就像很多把孩子看得很重的媽媽一樣,每天都在為孩子擔心、焦慮他的學習和未來。
導致眼睛總在盯著孩子的缺點,和孩子暫時做不到的地方,每一天都非常焦灼。
父母不接納孩子,孩子也能感受到這種不接納,于是,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來和家長對抗。
學習、改變之后,我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也懂得了自己的這種狀態給兒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想想最初兒子出生時,我的心愿是那樣簡單:只要他能平安、健康!
而一個身心健康、擁有父母全然接納和滿滿安全感的孩子,他的未來又能差到哪兒去呢?
這樣一想,我的心結慢慢打開了,焦慮也煙消云散。
我不再因為兒子整天只知道玩手機而緊張,而是把手機當做他的好朋友,畢竟,他整天呆在家里,手機是他唯一和外界聯系的途徑了!
就像老師說的那樣,在父母和孩子親情鏈接缺失時,手機也好、游戲也好,都是孩子宣泄的出口。
我也放下了內心那些對兒子嚴苛的條條框框,發自內心接納他所有的一切,做得不好的地方,性格上的缺點,全面開啟正能量的相處模式。
通過努力創造輕松、舒適的家庭氛圍,讓兒子在家感到安全,愉悅,有歸屬感。
漸漸地,我發現兒子的狀態越來越輕松。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他不再急不可耐地投入到游戲的世界里了,好像找到了現實中的存在感,也放下了過去跟我的對抗,慢慢打開了心防。
我也從兒子的變化中深深領悟,其實孩子真的很敏感,無論父母是真心接納,還是心底有著評判,孩子都能感受到,而不是取決于你嘴上說什么!
只有父母真心實意地改進,孩子才會有相應的改變。
2、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不要過多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
兒子拒絕去上學還是讓我感到焦慮,但我意識到,當下可能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改善,我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通過言傳身教來影響兒子。
所以,當兒子遲遲不開口提重新上學時,當我又開始彷徨焦慮時,我就跟著老師反復聽課,學習,不斷踐行。
我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心境的變化,思維的成長,情緒也越來越平和。
這種親身體驗也讓我意識到,學習和改變必須要發自內心,從內而外,才能收獲最好的結果。
兒子的學習也是一樣,如果他沒有內驅力,自己不想學,我們家長再使勁又有什么用呢?哪怕兒子乖乖聽話照做,效果也不會太理想。
在家里,我不再把“再不去上學你怎么辦”,“學習進度被落下太多就攆不上了”這些話掛在嘴邊,真正放手,把思考的空間還給兒子,讓孩子自己去覺察自己的決定,和未來的人生。
看著我每天積極平穩地生活著,兒子受到了影響,其實,他也想回到同齡人正常的生活節奏中去。
在家里呆了接近2個月的時候,兒子終于鼓足勇氣找到我,提出想重新上學的想法。
他低著頭,不敢看我的眼睛,我明白,他對自己過去這段時間的行為感到慚愧,不知道我會作何反應。
我非常高興,努力了這么久,終于得到了兒子的回應。
我告訴兒子,會幫他辦好恢復讀書的所有手續:“不管你接下來還需要媽媽做什么,盡管說,經過這段時間咱倆的矛盾,媽媽真心意識到,只要你健康、平安,其他的一切都沒那么重要。媽媽愛你,兒子。”
兒子哭了,雖然他沒有說“我也愛你,媽媽”,但我從他的眼神里看到了。
在那之后,兒子好像變了一個人,重新上學后開始奮發圖強起來。
他心里憋著一股勁兒,不想被老師和同學看扁,也不想辜負我的包容。
當然,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家休學的這段日子,我的不逼迫和接納,給了兒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他真正想明白了,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04
就這樣,一段退學又復學的路,兒子有驚無險地走過去了。
了解這段波折故事的班主任老師,也對我的做法贊嘆不已:“要是家長們都能像你一樣,意識到自己在孩子學習中發揮的作用,放下固有觀念去改變、學習,我想很多孩子的狀態和命運都會不一樣。”
后來,我也把“青春期父母成長課程”推薦給了兒子班級的幾位同學家長,大家一起改進,抱團成長。
回首那段時間,我也很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并積極尋求學習和改變!
那個沉迷游戲、不寫作業、最后干脆休學的兒子,也算沒有走歪,終于成功逆襲了。
我想告訴所有的家長,不管青春期的孩子有多么叛逆、無可救藥、惹人生氣,只要父母聚焦自我,用親情去澆灌,最終,孩子會因為你的成長而獲得救贖!
我想告訴所有的家長,不管青春期的孩子有多么叛逆、無可救藥、惹人生氣,只要我們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正確的溝通方法,就一定能解決問題,幫助孩子“逆天改命”。
所以,我也希望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為了孩子的學習、成長焦慮的家長,來參加“喚醒青春期孩子成長內驅力”父母訓練營,現在僅需9.9,一杯奶茶錢,一定不要錯過~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