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剛成功處理了一起學生因沉迷手機游戲而違紀的案例,講講過程吧:
下午測驗剛結束,一個班主任跑過來很氣憤的告訴我:他從攝像頭里復查看到他們班某某某在測驗時拿手機搜索答案,他處理不了這個學生,所以交給我處理。我正準備上課,但班主任交過來不理也不好,只好讓班主任帶他下來辦公室。
在等的過程中,我回憶了這個學生的過往,這應該是我第二次接觸這個學生,第一次是一個月前,該生在校外小賣部偷東西被老板當場抓住,通知我過去認領,但我沒認出來就走了,后來店家報警,警察來了后某某仍拒不配合,在通知家長后,某某當場朝警察發怒要沖出去跳江,因為未成年,警察也沒辦法太粗暴,只能盡量控制,然后通過家長和班主任好言勸說才勉強認錯。事后,我了解情況時,班主任告訴我說,某某性格暴燥,一言不合就以跳樓相威脅,所以平時班主任也不敢多管。這次事情影響太大,不處理會嚴重影響班風,只得求助于我。
不久,某某慢悠悠的跟著班主任來到我面前,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我讓班主任先回去,然后就面無表情的問他:“你來這里做什么?”他翻了翻眼沒有回答,還是無所謂的樣子。我還是面無表情的又問了一次:“你來干嘛?”結果的他還是老樣子,他打算應該是:“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你愛乍乍的。”
我醞釀了一下感情,讓自己看起來很憤怒的樣子,從辦公椅上呼的一下站起來,厲聲呵斥他:“你今天到底干嘛了?”他一下被我的聲勢嚇住了,于是就囁嚅的說:“你知道我干啥了啊!”,我一看,有戲,他心防裂縫了,于是趁熱打鐵,加大音量繼續厲聲呼喝:“我要聽你自己說,我不管你在警察面前怎么樣,在家長面前怎么樣,在班主任面前怎么樣,我做事從不考慮后果,惹火我,你后果很嚴重。”
他一看我這架勢,有點害怕,立刻畢恭畢敬的站直了身子,小聲的答道:“我考試偷看了,你想怎么罰就怎么罰吧”
我一聽這話,心道:“成了”,于是稍稍降低了辭色說:“我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你能說出這句話,就說明你還值得我教,本來上次的事件讓我對你印象很差,覺得你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學生,但今天你偷看這件事卻讓我對你的印象有所改變,不是變得更差,而是變好了。”
他非常疑惑:“這老師……”我繼續問他:“你知道你有什么優點嗎?”他更疑惑了,遲疑的說“沒有”。
我平靜的說:“你有,從今天這件事來看,我發現了你兩個優點,所以特地讓你班主任叫你過來的”他還是不相信。
于是我直接說:“第一個優點是你有竟爭之心,也就上進心;第二個優點是你有強烈的自尊心”,他一聽,臉上頓時冒出了光彩,身子站得更直了,我一看,嘿:“這小子的心防破了。”
于是轉過話題:“你在班里的成績怎么樣”,“30名左右”“嘿,還不錯啊!剛好處于升普高和讀技校的分界線附近哦”他一聽,頭開始昂起來。
我繼續打氣“按我校以往的升普高比例,一個班大概有五分之三左右的學生能升入普高,你班的成績比較優秀,是學校的優秀班級,升普高的比例更高些,按你的成績……”我故意頓了頓,他的眼神冒出了一絲熱切。
“如果在剩余的90多天里,拼一拼的話,有機會上到市屬重點,因為看你喜歡玩游戲,估計游戲打得不錯,所以智力應該是很好的”一聽到這句話,他的臉上露出一些自得,看來說到他心坎上了,但不能讓他自得啊!
于是我話鋒一轉:“如果不拼,還是一如既往的話,有可能考上某某高中(全區最差)但更大可能連最某某高中都考不上,只能上技校。”“你有什么打算,是上普高還是上技校”“當然是上普高啊!”
“普高好嗎?技校玩得才開心啊!”我調笑他說。
“不是啊!技校沒前途,讀普高才能上好大學,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看來平時班主任和家長給他灌輸的理念還是有點入耳的。
于是我又趁機灌輸了一番道理,看到他頻頻點頭,感到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又回到開頭的話題:“你今天的行為有錯嗎?”“有錯,老師,我不應該偷偷看答案,也不應該帶手機來學校玩。”他低著頭,低聲說。
“那么,為了自己的將來,為了父母親今天的辛苦和老來的幸福,你應該怎么做”我用平靜而又不失嚴厲的語調問他,他抬起頭,堅定的望著我:“老師,我要戒除手機,不玩游戲,努力學習,爭取考上高中。”
“好,我信你,今天回去你寫份學習目標計劃,明天交給我,以后每兩個星期向我匯報一次目標完成情況,我會一直跟蹤到中考,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達成你讀普高的目標”“好,老師”他抬頭,大聲的回答。我說:“你今天的錯誤已經發生,按校規,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你有沒有什么意見。”“沒有,老師”。
全程沒有師生沖突,也沒有發生其班主任所提到的一言不合就沖動跳樓的情況,事情就圓滿解決,學生不僅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當然未來我還要持續跟蹤鼓勵,才能達成效果,偶爾還會有反復,但相信結果不會差的。
歸結起來,就是威逼利誘,實際上就是在學生心中樹立其正面形象,培養其自尊自愛,通過這點陽光心態來改變其不良習慣。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