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網絡虛擬世界:青少年為什么迷戀網絡游戲?父母是罪魁禍首

“15歲少年沉迷網游不睡覺,中風”、“13歲少年沉迷網游模仿飛天跳樓”。
越來越多關于青少年沉迷網絡的新聞出現在大眾面前,觸目驚心。“網絡成癮”已成為一種普遍社會現象,很多孩子喜歡上網,常常因此被貼上“網癮”的標簽。
確實,不少同學從喜歡上網、習慣上網,慢慢演變為網絡成癮,沉迷手機,學習成績下滑,開始不愿與父母溝通。
于是,我們開始正視網絡環境帶給少年群體的影響。
#1青少年為何沉迷網絡

01緊張的家庭氛圍
孩子對網絡的過度沉迷其實僅僅是一個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問題,他們的心理問題由主要來自家庭的傷害。
因為夫妻關系不和睦,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良好的相處模式,往往促成孩子成癮性人格的形成。
02不良的親子關系
超過一半的孩子沉迷網癮是因為親子關系不好。
很多家長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需求,致使孩子產生孤獨苦悶、抑郁內向、膽小孤僻等性格和心理。因為現實中無處訴說和發泄,孩子就沉迷于網絡或游戲這個精神避難所。
03不當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教養方式兼有溺愛和控制是導致孩子網絡成癮的一大主因。
孩子在父母那里無法得到成長的自主與快樂,于是從游戲中找到現實中沒有的成就感、滿足感、歸屬感、操縱感。
04孩子適應不良
在初一、高一這兩個階段,孩子的學習、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容易出現不適應,容易以逃避現實的方式去面對。
家長往往不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和心理需求。很多孩子都是初一、高一開始網絡成癮,等到初二、高二成績下降了,家長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05孩子自制力薄弱
不少上網成癮者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也不想這樣下去,但是一接觸電腦就情不自禁。這是典型的自我控制力不強。
#2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癥狀

1.由于經常上網,即使不上網時腦中也一直浮現與網絡有關的事情;
2.一旦不能上網,就感到不舒服、無所事事或不能靜下心來干別的;
3.希望增加上網時間,以便滿足自己的愿望;
4.上網的時間超過自己預想的時間;
5.多次想停止上網,但總也不能控制自己;
6.因為上網而不能完成作業或逃學;
7.向家長或老師、同學隱瞞自己上網的事實;
8.因為上網而與家長發生沖突;
9.為了逃避現實、擺脫自己的困境或郁悶、無助、焦慮情緒而上網。
#3青少年沉迷網絡,該怎么辦?
青少年沉迷網絡的主要傾向主要還是以網絡游戲為主,也不乏有失健康的網絡傳媒等。
這對一個思想還處在混沌狀態,心理承受能力還很懦弱,價值取向尚不分明,學習任務還很繁重,辨別是非能力還有待遇進一步提升,各種欲望都還很膨脹的青少年來說,事關重大,不可小覷。
為此,家長必須正確對待和處理。
沉溺于網絡只是青少年逃避現實逆境的一種方式。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人們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各種精神、心理障礙隨之而來。青少年由于處于成長時期,對于心理問題的承受能力有限,成為各種心理疾患的主要受害人群。
而家長對孩子不是給予就是要求,總是以大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卻從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問題。
孩子染上網癮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期心理壓抑得不到重視才轉變而成的。如果家長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心理狀況,多和孩子溝通,或者發現問題早點兒尋求心理治療,也許事情不會發展到這一步。

一是家長要按照青少年成長的規律來理解孩子對新事物接納的興趣。
你還年輕的時候,不也是很潑皮嗎?所以一定按照孩子心理發展規律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是不妨在時間允許或者是故意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進行一些網絡游戲的嘗試。
了解到孩子為什么喜歡這個,同時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以便進一步的引導。
三是做好交流溝通,而不是訓斥,更不是責罵,痛打。
和網絡游戲相比,在學習期間,哪個更重要。其問題不難理解。
四是結合學習生活的深入進行,同孩子一起做好課外學習計劃,可以把網絡游戲納入計劃之中,但一定是以學為主,學游結合。
網絡,是可以分享的虛擬世界,又是可以復制的現實再版。
青少年習慣網絡那只能說明,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有些事物不用說明,就能無師自通,這是許多成年人都無法比擬的,或許積極引導是好事,不是壞事!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個度,有一個邊界線,我們不能越過那條線,所以面對沉迷網絡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對其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