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總是非常淘氣,讓父母感到頭疼。其實孩子從3歲開始,自我意識就逐漸開始覺醒,這時還沒有經過悉心培養的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按照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去行動,像是進入了“叛逆期”,因此經常惹父母不高興。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所有的父母們,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叛逆厭學,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可以找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要指導方案,從孩子的心理建設,到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的引導,都會有具體的指導步驟。
相信很多家長都被孩子的各種行為惹怒過,這時很想要打罵孩子,但是家長無論有多憤怒,在以下4種情況時,一定要忍住,不然可能對孩子的傷害會更大。
1. 別在眾人面前責罵
將心比心地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不希望在外人面前出丑,而孩子更是如此,小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強,一旦在眾人面前對孩子進行苛責,那么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嚴重受挫,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2. 吃飯時不要責罵
無論怎么說,孩子的身體健康都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在餐桌上批評孩子,會使孩子的大腦受到刺激,從而減少消化腺體分泌,導致孩子的食欲大減,不但無法很好地吃飯,就連肚子里的食物也難以充分吸收。
家長要避免在餐桌前批評孩子,這也是為他們的身體健康著想。
3. 當孩子已經反省的時候不要責罵
當孩子犯錯之后,家長的氣一時難以平復,不顧三七二十一就要批評孩子。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孩子一旦已經開始反省,那么這時候的責罵不但不起作用,反而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誤認為自己反省都是錯的。這樣一來,更加重了孩子的消極情緒。
家長應該在孩子犯錯時適當指正他的錯誤,并且理性地引導孩子。
4. 孩子玩鬧的時候不要責罵
孩子犯錯后不自知,還非常開心地在玩,這時候家長要盡量避免將憤怒的情緒施加到孩子身上。家長可以順勢鼓勵孩子,讓孩子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等孩子冷靜下來之后,再針對之前犯的錯誤進行批評,這樣孩子才能夠正常地接受。
如果家長在孩子玩得開心的時候,就劈頭蓋臉地痛罵,勢必會讓孩子的情緒產生極大的落差。仿佛“從天堂跌入地獄”,久而久之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當然,對孩子的批評是少不了的,不能因為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就避免批評孩子,這樣對他的成長也沒有好處。家長需要做的,只是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語氣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
美國的心理學家艾爾菲·科恩曾經這樣說:“責備孩子最恰當的方式應該是鼓勵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再讓他思考修改的方法?!?/strong>
經過思考和分析,孩子才會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家長只是制止了孩子的錯誤行為,那么他雖然會對當下的行為有羞愧感,但卻意識不到錯誤的本質,下次還會繼續犯錯。
尤其在上面的4種情況下,家長盡量不要去責罵、批評孩子,不但讓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還會比想象中更大。
給家長推薦這套《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全套共4冊
如果你有過以下問題:
“孩子不聽話還頂嘴”
“說了也不管用,沒辦法教孩子”
“孩子一玩動作快,一學習就慢”
“孩子不懂事,不懂得尊重父母”
“不懂孩子想什么,沒辦法溝通”,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