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電競選手每天訓練(電競職業選手是怎么訓練的)
一談到電腦游戲很多家長對此都是深惡痛絕,如果自己的孩子喜歡上了電腦游戲并且告訴你以后想成為一名電競職業選手,我相信99.99%的家長都不會選擇支持,包括我自己。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孩子喜歡游戲而且玩得還特別好真的是一件壞事嗎?注意,我說的是喜歡并不是沉迷。
孩子想打電競想當主播?每一個沉迷游戲的孩子,看到那些打電競當主播的人,都是非常的羨慕,覺得每天可以玩游戲,而且還有高收入,還有很多粉絲崇拜,所以自己也想去打電競當主播,但在很多的父母來看來,孩子要打電競當主播就是不務正業,但又不知道怎與孩子進行溝通?可以找賴頌強老師領取用GROW溝通方式來引導孩子。
既然提到這個話題,那我們就先來看一看被很多青少年崇拜的電競職業選手的學歷
眾所周知電子競技和我們認知中的傳統體育項目一樣,都是吃青春飯的。電子競技選手的職業生涯和黃金年齡段比傳統體育項目更短,黃金年齡段幾乎都在16歲-22歲之間,這個年紀正是普通孩子上高中和大學的年紀,所以電競選手和大多數運動員一樣想要從事該行業,就不得不放棄學業。這也導致電競職業選手們的學歷普遍不高。
被很多玩家所熟知的著名電競選手UZI就只有高中學歷,有著“京城貴婦”之稱前LOL職業選手姿態更是連中學都沒念完。在職業選手圈子里大專都算是高學歷了。
當然也有例外,作為PGI中國奪冠戰隊OMG的一員,OMG戰隊的選手小獅子便是西南大學的在讀學生。
為什么電競選手學歷都這么低?他們都是學渣嗎?
電子競技里邊的競技一詞說明了和我們認知中的傳統體育競技一樣,電子競技也是需要大量訓練的。而且很多職業選手都是“年少成名”,十三四歲的年紀,在圈子里就已經小有名氣。除了出眾的天賦,他們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練習。那么在沒有進入專業的電競隊伍之前他們在哪訓練呢?答案顯而易見:網吧。
在那個黑網吧還盛行的年代,一批批懷揣著成為職業選手的十三四歲的青少年是網吧的主要收入來源。你想想,在十三四歲的年紀就整天混跡于網吧,那學歷能高到哪兒去。
電競選手如果全心投入學習會怎么樣呢?
我認為電競選手如果在讀書的黃金年齡沒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游戲上,應該是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的。
首先,電競選手擁有超過同年齡段孩子的反應能力和思維能力。
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競技最大的區別在于,電子競技就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結合的比拼,而不是傳統競技單純的比拼體力和熟練度。在電競比賽中選手需要計算對手技能的冷卻時間、野怪刷新時間,還要熟知對手的動向以及如何在毫秒之間躲避敵方技能,這些都對反應力和思維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
其次,職業選手有著同齡人少有的大局觀
電競比賽并不是單純比拼個人操作,而是五個人協同配合。在比賽中不能自己一個人玩得飛起,而忽略隊友。何時打龍、打團,什么時候推塔都要從大局出發去思考。
最后,職業選手對自己所熱愛的東西有很強的恒心和毅力
不管多么熱愛的東西,每天都去接觸他,慢慢地也就開始覺得枯燥了。很多東西都是這樣,愛情也好生活也好。距離產生美這句話還是說得非常對的。游戲也是一樣,一個游戲天天打天天打,換誰都會慢慢厭煩。但能成為職業選手的人,每天幾乎除了訓練就是吃飯了,受不了這樣枯燥生活的人都被淘汰,剩下的才成為職業選手。可見成為職業選手也需要很強的恒心和毅力。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孩子喜歡游戲而且玩得還特別好真的是一件壞事嗎?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游戲是智力和體力的結合。如果你的孩子游戲玩得特別好,說明你的孩子非常聰明,反應力、思維能力以及大局觀都是很出眾的。但我們要注意正確地引導,不能讓孩子沉迷進去。也不能一言堂的否定孩子,這樣只會造成孩子的抵觸情緒。家長的引導非常重要,要知道如何將游戲和學習時間做出合理規劃。處理得好說不定孩子的學習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