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幾歲的男人整天沉迷游戲(一個男人三十多歲了還沉迷游戲)
毫無疑問,本周全球發售的《賽博朋克2077》是當下玩家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一款海外3A大作似乎又將一大批潛水的老玩家給扒出朋友圈、活躍了起來,而事實上,最近幾年吃雞MOBA、大哥游戲、SLG游戲的盛行,更是帶來一個現象:中年玩家的存在感是越來越高了。
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現在互聯網絡游戲發展,特別是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第五人格等等,太多未成年的孩子沉迷進去不能自拔,導致孩子心思都花在游戲上,無心上學,從而導致成績下降,甚至不上學的,賴頌強老師團隊專注于協助父母,從六個步驟幫孩子改善沉迷游戲的問題。
在傳統的觀念中,業精于勤而荒于嬉。放到今天,游戲便是所謂的“嬉”。盡管游戲如今早已擺脫妖魔化形象,但對于老一輩國人而言,這總是屬于年輕人的玩意兒,放在中年人身上更多充斥著濃厚的“不務正業”。甚至在三流雞湯文中,也不乏“浪子回頭”放下游戲,扛起家庭、事業擔當的正能量故事模板。
正是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中年玩家大行其道現象就顯得更為突兀,這不由得讓GameLook想起知乎上的一條700多萬閱讀的有趣話題:“為什么有男人三十好幾了還在沉迷游戲的快樂?”
男人的快樂始終那么純粹,不快樂才叫可怕
為什么男人三十好幾還在沉迷游戲?答案其實很簡單,同女生沉迷于購物、化妝的快樂一樣,都是為了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我從昨天晚上九點,打游戲到今天早晨九點,是因為打游戲時候,我開心”,有知乎用戶就該問題分析得很透徹,如果做其他任何事情、包括睡覺,都不會帶來愉快的感覺。那么為何不選擇游戲?“唯快樂爾”自然是最大的理由。
要知道,大部分游戲游戲都是耗費數百人團隊、上萬小時工作,專為玩家獲得快樂而設計的產品。如果耗費巨大人力財力,都不能讓人感受到這份樂趣,“那么這個人,大概確實是人生贏家吧”,評論中也不乏直擊靈魂的吐槽。“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這樣都不能讓他快樂,那才是真的可怕”。
當然,這并不代表少數精英拒絕了這份獨一無二的快樂。國內最早一批玩家中,也有不少人已邁入所謂“人生贏家”的門檻。在旁人眼中,白天商務人士、夜晚應酬浪子的他們,早早貼上了成功人士的標簽。
在一位玩家分享中,與事業有成的好友相逢,難免流露出些許陌生感。但這道無形的墻,卻在聊起WOW那一瞬間被徹底擊潰。
“他整個人的表情都變了,眼睛里閃出跟年齡不符的光。”令他驚喜的是,好友聊起游戲時的純粹喜悅,和當年坐在寢室里一模一樣,“我抿了一口酒,心安了一些”。
摘下面具后,游戲才是生活真正的凈土
曾有這么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主人公每天下班回家停車后,總要把車燈關掉,在車里抽一支煙,默默地享受這段時間。回家前,他是一名辛勤奔波的公司員工、老板;回家后,他又是一位丈夫、父親。日復一日地扮演不同角色,真正摘下面具,屬于自己的只有車里的那段時間。
這段故事引起了不少中年玩家的共鳴,在自己幾十年的人生中,究竟有多少時間是完全屬于自己、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呢?不得不提,相比生活中身不由己的艱辛,游戲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凈土。
有的人沉迷游戲是源自對游戲的熱愛,而有的人沉迷游戲,只是因為享受在游戲里的一分一秒,貪念苦悶現實外這一絲寧靜與自由。
在不少玩家眼中,只有在玩游戲的時候,可以不去想那些生活上的煩心事;不用時時刻刻扎在自己本就不擅長的東西上。同時,游戲內干凈的社交關系,也能讓人安心交往,收獲不含“暗箭”的肯定和認可。
這并非是在逃避現實,對于好友的疑惑“我有時候納悶,你這么大個老板哪來的時間玩游戲,反正我每天回家只想睡覺”,這名玩家只是微微自嘲:“等你生了孩子就知道了”。
在和家人的默契中,他每天會玩一個小時游戲,各種人氣游戲都會玩。在玩游戲的時候,老婆會帶著孩子,給他一個安靜的個人空間。于是,這一小時成為了他每日的期待、動力,早已融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顯然,這樣的看法并非個例。對于步入而立之年的玩家而言,處事圓滑早已是基本技能,日復一日地無縫切換著各類面具,“其實戴面具的時候也沒有什么不開心,但有時候就想做會兒自己。”
每天哄睡了孩子后,他會把耳機聲音開到最大,盡情享受死亡重金屬類搖滾,然后開一局游戲,“就那一小時,我才是屬于我的”。
靜待時機,成熟游戲業總有成熟玩家相配
從千禧年個人電腦走進家庭開始,中國游戲業風雨兼程走過了二十年。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游戲仍被視為洪水猛獸,一直持續到了首批玩家掌握話語權后,國內游戲文化才開始茁壯成長。但與已有數十年底蘊的歐美游戲文化相比,依舊相去甚遠。
從雅達利研發游戲史上第一款上市銷售的電子游戲《Computer Space》起,美國游戲市場已走過了近50年歷史。如今,美國游戲市場已日益成熟,堪稱一個成年玩家的國度。
據ESA(美國娛樂軟件協會)發布的《2020年游戲行業基本現狀》顯示,美國玩家總數為2.144億人,平均年齡在35-44歲;其中,成年玩家數量高達1.633億,占美國成年人總數的64%。
不僅如此,在濃厚的游戲氛圍下,美國一眾知名人物也從不掩飾自己對于游戲的熱愛,其中最為人所知的當屬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盡管“硅谷鋼鐵俠”心心念念的始終是火星,但這并不妨礙他對地球游戲的向往。《守望先鋒》、《生化奇兵》等游戲都是他的摯愛,此前還曾在推特與《賽博朋克2077》熱情互動。
此外,驚奇隊長的扮演者布麗·拉爾森也多次在社交媒體上表達自己對于《超級馬里奧3D世界》、《動物森友會》等任天堂游戲的喜愛。而最近,她也終于如愿以償地出演了Switch的廣告,并將出席TGA2020。
基于美國游戲業發展來看,隨著國內游戲市場的越發成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高齡開發者,從而誕生更多像魂like這樣的復雜游戲世界觀、劇情的產品,以滿足不同圈層玩家需求。換而言之,有生產就必定有消費,未來高年齡段玩家將成為社會常態。
這一點,從目前手游市場三國SLG的活躍可見一斑。據TalkingData數據顯示,三國SLG游戲玩家年齡主要集中在25-40歲之間。面向成年玩家群體,并不意味著這一品類的式微。相反,SLG手游已然成為當下最熱門的品類之一。相關數據透露,預計2020年中國SLG手游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元,2024年將超400億元。
隨著這塊成年男人的自留地越做越大,也象征成年玩家市場巨大的商業潛力,更何況還有源源不斷的年輕生力軍正在走來。可以預見,未來游戲業將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與衣食住行一般,成為全民日常消費內容。
結語
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在三定律中提到: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任何在我35歲之后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何男人三十好幾還在沉迷游戲”,這樣的質詢其實是每樣新生事物所必然遭遇的。相同的疑問在之前可能是:為什么三十好幾還在沉迷電視、為什么還在沉迷電影、為什么在沉迷廣播……
從亞當斯的觀點來看,主流社會對于中年玩家的不理解,核心是對舒適圈外的盲目排斥。時至今日,游戲業發展已邁入關鍵門檻,隨著精品化、成熟化的進一步加劇,以及話語權的更迭,游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已是大勢所趨。
對于那些不解的聲音,也無須辯解,現在的我們只需要慢慢等待。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