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兒子“不想讀書”被爸爸帶去搬磚(15歲兒子“不想讀書”被爸爸帶去搬磚 下一幕引 發熱議)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所有的父母們,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叛逆厭學,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可以找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要指導方案,從孩子的心理建設,到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的引導,都會有具體的指導步驟。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盡可能地多讀書,但是對于許多孩子來說,讀書是一件讓他們感到厭煩的事情。
對于孩子不想讀書的想法,有的父母采用責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而有的父母卻采用更為“硬核”的做法去改變孩子的想法。
網絡上就有一位爸爸曬出了兒子的“搬磚照”,只見照片里的年輕男孩穿著背心短褲,帶著麻手套,灰頭土臉地坐在地上邊喘氣邊休息。
據這位爸爸介紹,15歲的兒子不想讀書, 為了讓孩子知道不讀書意味著什么,爸爸便讓兒子不讀書就去工地搬磚。
在孩子搬磚累得氣喘吁吁的時候,爸爸問兒子是讀書好還是干活好,兒子乖乖地答道:“讀書好讀書好。”
爸爸還告訴大家,經歷了這次的搬磚,兒子回去之后懂事了許多。這位爸爸的“硬核做法”獲眾多網友點贊,網友們評論道,就得讓孩子知道不讀書的后果。
為什么孩子經常會萌生出不想讀書的想法呢?
從幼兒園到大學,每個孩子人生中的前半段,幾乎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
在我國現如今的國情下,孩子們讀書不僅僅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內涵,還背負有許多成績的壓力和升學的壓力。
這些壓力讓孩子不斷縮短自己的睡眠時間、休閑時間,不少孩子都會感到不堪重負。
這時,孩子為了逃避學習的壓力,就會萌生出不想讀書的念頭。
孩子們認為,只要不用讀書,自己就不用再每天寫作業,也不會再有一次接一次的考試,自己就可以每天睡懶覺了。
孩子一旦出現了不想讀書的念頭,這種退縮的想法就會愈演愈烈,有的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甚至有可能就因此而輟學了。
除了不想背負學習壓力,孩子也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非常向往自由。
對于孩子來說,讀書不僅是他們最大的壓力,也是限制他們自由的最主要原因。
孩子還認為,將來工作之后,自己就能夠具備賺錢的能力,也會擁有絕對的自由,不再受到老師和父母的管束。
因此,在還沒有經歷過社會“毒打”的孩子眼里,要想追求自由,就要離開學校,離開永遠也學不完的知識和寫不完的作業。
這種想法會讓孩子越來越想擺脫每天學習、每天上課的生活,進而萌生出不想讀書的想法,哪怕讓孩子去工作他們也愿意。
孩子們現在還不知道社會的殘酷,也不知道他們最想要放棄的事情,是許多孩子夢寐以求的事情,也是許多大人后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去做的事情。
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視頻中的這位父親之所以獲得眾多網友的點贊,就是因為他的做法能夠讓孩子意識到不讀書之后,他們將面臨的現實問題。
因此,當孩子表示自己不想讀書時,父母們不妨借鑒這位父親的做法,讓孩子提前體驗離開學校之后的生活。
不管是搬磚還是做別的工作,這些體驗都能夠讓孩子知道社會是殘酷的,而學校里的學習才是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能做且應該做的事情。
相信搬磚和學習比起來,大部分孩子還是更愿意回到校園里好好學習。
有的孩子雖然知道了去搬磚或是做其他體力活會很辛苦,但是缺乏社會經驗的孩子還會認為,他們不讀書之后可以去找一些相對來說更輕松的工作。
這時,父母需要做的就不是帶孩子去體驗體力工作,而是可以給孩子看看現在找一份工作的難度。
父母可以讓孩子在網絡上看一些招聘廣告,讓孩子自行評估,以他們現在的學歷和能力,能夠找到一份怎樣的工作。
相信孩子們在看到越是好的工作越是需要學歷和能力之后,他們就不會再說不想讀書,而是心甘情愿地回到校園。
總結
趨利避害是每個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不想讀書只是認為讀書太辛苦,只要父母想辦法讓孩子體會到比讀書更辛苦的事情是沒有書可以讀,孩子就會“回心轉意”了。
每日一問:還有哪些方法能過激起孩子讀書學習的熱情?
——————————————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