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電競選手的手速(電競職業選手具備的能力)
如果讓你描繪一個游戲玩家,你可能會想到一個懶惰的青少年在沙發上流口水的畫面。但許多世界上成功的游戲玩家都把自己的愛好變成了職業,并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孩子想打電競想當主播?每一個沉迷游戲的孩子,看到那些打電競當主播的人,都是非常的羨慕,覺得每天可以玩游戲,而且還有高收入,還有很多粉絲崇拜,所以自己也想去打電競當主播,但在很多的父母來看來,孩子要打電競當主播就是不務正業,但又不知道怎與孩子進行溝通?可以找賴頌強老師領取用GROW溝通方式來引導孩子。
那么,要成為一名職業電競玩家到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英國《每日郵報》近日一篇報道揭示了職業電競玩家的理想年齡、體質、飲食甚至手的大小。
在電子競技平臺Stakester委托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中,資深電競醫生林德賽·美利來博士調查了90多名年齡在18-44歲的電競玩家。
研究發現,手較小的玩家更擅長像《馬里奧賽車之旅》這樣的高強度游戲。那些手較大的人在需要更多耐力的較長時間的比賽中表現得更好,包括《使命召喚》和《FIFA》。
參與者還完成了點擊鼠標的速度測試。結果顯示,在5秒的測試中,手指短、手小的人點擊的速度更快。在30秒的測試中,手指跨度和手掌寬度較大的人表現最好。在100秒的測試中,手指較長的人表現最好。
總體而言,電競玩家的最佳手部尺寸是食指尖端到食指根部約7.6厘米,食指尖端到手腕折痕之間約18.1厘米,最大手指跨度約22.8厘米,手掌寬度約8.7厘米。
德國科隆體育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職業電競玩家面臨的壓力與馬拉松跑步者相同。電競選手最重要的是保持活力和良好的身體狀態:既要有無氧訓練,也要有有氧運動。
“皮質醇(壓力性激素)的生成量與賽車手差不多。”領導這項研究的英戈·弗洛伯斯教授說,“這與高脈搏結合在一起,有時高達每分鐘160-180次,這相當于一次非常快的跑步,幾乎是一場馬拉松比賽。”
關于飲食,弗洛伯斯教授研究發現,職業電競玩家比普通大眾攝入的糖和快餐要少得多,他們并非人們眼中的“垃圾食品狂人”。
平均而言,職業電競玩家的職業生涯非常短暫,通常在25歲左右結束。不過,通過適當的培訓和更好的營養,電競玩家可以將他們的職業生涯延長達5年。
此外,電子電競需要眼睛持續聚焦,這會導致更高的計算機視覺綜合征風險。鑒于此,近視或遠視的人,或有其他眼睛健康問題的人,可能很難成為職業電競玩家。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