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網絡短視頻的原因(兒童沉迷網絡)
當下手機最熱門的是什么?想必不少人會異口同聲的喊出來——短視頻。沒錯,如今短視頻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尤其是VLOG的盛行,更是將短視頻推至風口浪尖上,再加上各種五花八門的短視頻APP,成了人們閑余時間打發時間的神器,家長們也紛紛被短視頻所吸引。有的家長在地鐵上刷短視頻的,有的家長在吃飯時刷短視頻的,甚至坐在馬桶上的兩分鐘也要刷短視頻,然而如果這些家長抬頭看看自己孩子的話,會發現孩子也沉溺在刷短視頻中不能自拔。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所有的父母們,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叛逆厭學,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可以找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要指導方案,從孩子的心理建設,到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的引導,都會有具體的指導步驟。
有個寶媽前段時間說孩子早晨總是起不來,明明晚上睡覺很早,早晨硬是十一二點吃飯的時候才起來,后來發現孩子雖然睡得早,但并沒有睡覺,而是貓在被窩里刷短視頻,一晚就到凌晨一兩點,難怪早晨起不來。
其實有不少家長都要類似的困擾,雖然在今年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14余款短視頻APP加入了青少年防沉迷模式,然而這對于孩子限制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大,甚至有些孩子干脆以父母的身份證注冊,到時候防沉迷又成了擺設,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孩子刷短視頻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很容易學習短視頻上不少危險的行為。比如在之前很火的門上粘膠帶的視頻,不少人紛紛跟風模仿,其中也有這么一個小男孩用這種方式惡作劇自己6歲的弟弟,然而結果不僅不搞笑,反而令人痛心,因為這個男孩的惡作劇,直接導致弟弟下巴被縫了10針,牙齒損傷,這種傷疤將會永遠伴隨著他成長。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本來就是用來搞笑的視頻,家長不管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模仿,怎么能怪短視頻呢?然而實際上這種行為成年人都跟風模仿,更何況是小孩子呢?之前曾有男子模仿某音,用自己碗里的蔬菜換別人碗里的肉,甚至是自己在沒有經過別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做主,最終導致兩桌人打了起來;再比如有幾個男人效仿某音搭訕女生,被女生拒絕后發怒毆打女生,這樣的行為都不在少數。連成年人都跟風模仿的行為,又如何能保證孩子不會這樣去做呢?
除了孩子容易模仿短視頻上的危險行為之外,部分短視頻扭曲的價值觀也會給孩子帶來嚴重影響。在去年的時候,“鬼火”少年、社會搖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流行,不少孩子紛紛效仿,明明是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子,卻自詡“社會人”一枚,更是在標題上打出“求約”等字樣想要上熱門。明明是正在需要汲取知識的年齡,卻在短視頻上找“男朋友”、“女朋友”,而且這種熱門至上、粉絲數量至上的方式容易導致孩子變得急功近利,對于需要長時間學習才能有成就的途徑變得毫無耐心,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上學的孩子不愿意在學校好好學習,而是一有時間就拍短視頻。
短視頻是留守兒童的重災區,許多留守兒童沉迷于短視頻,對學習絲毫不放在心上,平時就是模仿短視頻里面的人跳社會搖、演段子等等,他們往往沉迷于網絡世界,沉迷于自己粉絲數的增長,不少孩子在小學或者初中畢業之后就不上學了,一心想著去看看短視頻中外面的世界。
這些孩子一心想著成為網紅,因為在孩子們心中,網紅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角色,而且成了網紅就可以賺很多錢,從而能夠改變現在這種生活。正是因為孩子們的這種想法,導致一個個在短視頻上消磨時間,對讀書不屑一顧,懶于學習,只想著有一朝成為網紅,而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會導致孩子視野變得很窄,在今后生活中也很難有所改變。
缺乏時間觀念也是長期刷短視頻的后遺癥,成年人都無法掌控刷短視頻的時間,更不用說小孩子了,一些成年人在休息的時候刷短視頻,一玩就到了晚上,飯都忘記吃,孩子同樣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在刷短視頻的時候,心里想著看一會兒就寫作業,然而等反應過來的時候都已經晚上了。雖然一則短視頻僅僅只有三四分鐘甚至更短,然而當注意力全部放在短視頻上的時候,不知不覺就三四個小時過去了。
在現代生活,一些父母都忙于工作,又為了能與孩子聯系,會在家里給孩子放一部手機,這樣就能了解孩子情況了。然而正是因為這一部手機,讓孩子明明想要寫作業,卻因為自知力不夠拿起手機刷短視頻。有個朋友說,自己有次出門買菜,讓孩子在這段時間內把作業寫完,回來一起洗菜,結果在外面買完菜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孩子只寫了三四道題,一問才知道孩子有道題不會,本來是上網找答案的,結果看了一會兒視頻后忘記了時間,等她敲門才反應過來還有作業沒寫。
短視頻永遠是看不完的,人們懷著獵奇和新鮮的心理去看短視頻,卻不自覺陷入其中。孩子也是如此,孩子想要看別人的生活方式和有趣的事情,然而不知不覺卻在荒廢著自己的時間。更重要的是短視頻對孩子意志消磨的副作用,孩子看短視頻過久的話,會變得懶散、不想學習,總想著有朝一日成為幾十萬、幾百萬粉絲的大網紅,到時候不用念書也能賺大錢,正是這種稚嫩的想法最終葬送了孩子的下半生。
為了能讓孩子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家長要么不要讓孩子接觸手機,要么在孩子使用手機的時候,要監督孩子正確使用,不如可以在一些能學到知識的APP上看科普視頻,看一些高校老師講題等等,但絕對不能在看一些無意義、無營養的視頻。家長們在希望平臺加大力度監管的同時,自己也要多用心才行,不能把自己孩子成長的重任交給別人,畢竟自己才是孩子真正的監護人。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