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自出生開始,就離不開互聯網環境,他們從小就與電子產品為伴,打游戲自然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隨著電競行業的發展,需求大、工資高,還能玩自己喜歡的游戲,電競選手成為不少孩子心中最向往的職業。

這樣的現狀無疑將家長們愁壞了,在大部分家長心中,打游戲就是不務正業,毫無前途可言。首先家長們需要對電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打游戲確實不能與不務正業劃等號,確實有不少天賦異稟的電競選手通過自己的努力一舉成名,短時間內就賺到了別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這個行業并非一無是處。
但是如果孩子們真有想進入電競行業的意向,家長們卻也要幫助他們解開電競表面上的光鮮亮麗,剖析背后不為人知的辛苦與代價。

天賦必不可少
打游戲大家都會,但是真正打得好的卻沒有幾個,職業電競選手都是萬里挑一的尖子選手,這場競爭并不是讓人放松的“游戲”,而是殘酷的競賽。

不為人知的“代價”
很多孩子對于電競選手的認知,就是坐在舒適的房間里,用著最高級的電腦設備,在自己最愛的游戲世界中扮演著“英雄”,與此同時還能有上萬元的工資,想想都迫不及待。現實卻并非如此,電競行業同樣競爭激烈,為了不被超越,常常需要長時間不間斷對著電腦,電競選手們經常會出現頭暈目眩、手指麻木、想吐等不適感。而那些頂尖選手每天訓練的時間甚至達到16個小時,并且全年無休。由于坐在電腦面前缺乏鍛煉,身體出現腱鞘炎、肩周炎、頸椎病等職業病都是家常便飯。

即便付出這么多努力,站在最高處的人卻沒有幾個,而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卻非常短,也許沒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已經要面臨“退役”,這時候又該何去何從?
對于想靠打游戲出人頭地的孩子們,龍老師想說,成功沒有捷徑,你能看到的是別人的成功,卻看不到別人背后經歷過的艱辛與苦難。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尊重孩子選擇的同時,也應當幫助分析利弊,別讓孩子走上一條根本不適合自己的道路。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