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游戲的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
每次開學,是網癮少年們被手機砸了腦袋、扔了憑證的事情,
這已經是繼2017年一名在校大學生在網絡游戲上花費的事情。
大學生沉溺游戲對他們成年人來說已經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我曾經收到過這樣一篇報道,一位女士被自己的丈夫拋棄,生活的不幸和家庭的不幸,都在無形中給她觸動了,
女兒從出生到現在,6年多時間,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在醫院里度過的,她就一個人在醫院里吃藥,現在想來,她是很享受那種孤獨的,也很享受那個在身邊陪著她的人。
在家人眼里,這個在家的孩子,從來沒有交過任何的朋友,他每天都在睡覺,在游戲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快樂,那個在家人眼里看起來的開朗活潑的孩子,在親戚眼里卻是一個不善言辭的悶葫蘆。
在這個真實的世界中,她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自己和父母是一體的,沒有情感和空間,稍微接觸一些東西會感覺到很不舒服,更加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為什么會這樣呢?
小吳的父母沒有給予過孩子足夠的關愛,導致孩子不愿意表達,不愿意去傾訴,長期壓抑著自己的情緒。
之后,在學校里,老師和同學們也都漸漸疏遠了小吳的身邊。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在哪里呢?
其實,在父母眼中,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難管了。
因為這件事情,孩子在學校里,老師經常批評她,甚至于直接批評她,那么孩子在學校里,是不會快樂的,更不會有朋友,每天只想著自己。
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們不想去上學,只想被人瞧不起,只想逃避責任。
2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跟我們溝通呢?
首先,說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跟我們溝通。
我上初中時,班上有一個女孩,每次與她說話,她都是低著頭不說話,她說了兩次之后,我不想說話了。
后來,聽她說,這個女孩一直覺得自己很累,不想跟她溝通,而且她每次跟我說話的時候,語氣都特別的低沉,完全沒有任何的交流,她說了好幾次,我都聽到了她的聲音,然后我知道了,她希望我說一些輕松的話。
但是我也理解她,因為我的情緒起伏波動,她也理解不了,所以,也沒跟她有多交流。
其次,現在我跟她溝通的時候,她會給我建議,我就反問她,這一局游戲打得怎么樣了?有沒有打得好,她有沒有成就感?對她有沒有激發她的自信心?
并且積極的回應她的想法,認可她。
最后,我跟她說,不管你有沒有充錢,我都會立刻滿足你的,但是我也會給你寫一個小小的承諾,因為我知道,她還會在游戲里兜兜轉轉,為了得到更多的東西,你可能會想辦法,我會給你轉錢。
最后,一定要表示,我現在是充錢的,等我充完,我以后就不會再給你錢。
所以我建議她,最好把游戲賬號綁定在孩子的微信里,不要向孩子傳遞出過多的金錢和虛擬的消費的信息。
因為當孩子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時,她就不會亂花錢。
第三,當你不需要孩子幫忙時,試試把錢用在刀刃上
家長幫忙了解債務危機的家庭,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是第一次做生意,如果你的孩子向你要錢,要么你拒絕,要么你對他虛偽。
在交易中,父母要問清楚孩子的問題,然后才知道如何用這筆錢去買東西。
小編前段時間也看過一篇報道,說是學校同學向學生出售了自己家里的口紅刀,為了償還,這讓學校和家長感到非常的“小氣”。
正是家長給了孩子一個信號,知道自己的錢不夠用,才有了這樣的借款現象,然后家長就可以拿出自己的“愛心”或者是“行為”來吸引孩子了。
那么,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我覺得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理性消費。
我們要理性消費,理性消費,
在消費的時候,首先要理性消費。
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家長要擺正態度,不要一味地沉溺于游戲之中,不能被游戲所吸引,這樣一來就更加沒心思做其他的事情。
第二,理性消費。
對于孩子的游戲消費,我們要理性消費,不在消費上盲目跟風,既不要輕易給孩子亂花錢,也不要輕視孩子的消費行為。
第三,做好自我管理。
家長要把控管孩子玩游戲的時間,有的孩子玩游戲可以,但有的孩子玩游戲就一定要控制時間,一旦游戲時間到了,家長要果斷關掉游戲,引導孩子養成自律。
第四,把控孩子的內容。
每個游戲都是有弊的,在游戲的選擇上也應該由孩子自己的選擇,家長不要將游戲看做洪水猛獸,如果真的抵擋不住孩子的欲望,在孩子玩游戲的時候,把游戲放在一邊,一心一意地陪著他玩游戲,反而會使得孩子玩游戲的更加上癮,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不良的后果。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