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可以不上學,都是一個當下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未來。當然,有很多人從出生開始,就不去上學。只是當我們真正進入成年后,才發(fā)現(xiàn)上學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當然,上學是很少有學校能夠去的。上學不僅需要知識,還需要學歷。而最起碼,要有一定的社會閱歷。
有這樣一個機會的話,你去問問那些為了上學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和艱辛。
就好比,在咱們國家,有一些地區(qū),為了上學的機會,真的是拼了命的學習。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人情社會,上學是非常好的出路,不上學是沒有出路的。
所以說呢,像我們這樣的人呢,真的是沒有學歷的。就像那個新聞里,有個小學學歷的孩子去工地搬磚,結(jié)果被工作人員一頓打。
而且他還說,這個孩子還學成這樣,可能人家就是學成這樣了。
所以呢,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們管心營的老師,處理過很多出現(xiàn)厭學心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強調(diào)一點,就是“病從口入”,就是家長看到孩子不學習,就想知道他是不是在玩游戲。
那為什么孩子有這么強烈的厭學心理呢?
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和本老師之前接觸過一個小朋友,也是一個男孩,他非常的厭學,覺得讀書沒有意思,不想去上學了。
然后,家長就帶他去工地做了一個月的工人體驗生活,什么叫工地搬磚?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他有疑問,就回去跟我媽媽講。
結(jié)果,他媽媽是一個工友,兩個人聊得來,聊的是同樣的話題,天,聊的是同樣的事情,有些人說,他這個想法挺有創(chuàng)意,有創(chuàng)意,有些人說,他不知道………………
就這樣,這個孩子,逐漸走出了厭學,回到了正常的學習軌道,最后考上了一所985高校,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了。
我再問,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哪一個?父母顯然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
所以,我很好奇,那個小家庭的父母是如何對待孩子玩手機這個問題的。
恰恰相反,有這樣一個家庭:父親母親是一個堅忍不屈不拔的人。
這個家庭的父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學歷也不錯的,這個家庭給孩子提供了非常優(yōu)渥的生活環(huán)境。
但是在孩子上高中以后,這個孩子開始沉迷手機游戲,每天心思都在游戲上,黑白顛倒,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在這之前,母親對孩子進行嚴格控制,而父親對孩子管教更加嚴厲。
所以,雖然這個孩子已經(jīng)上了高中,但是還是一直沉迷于游戲,每天沉迷于網(wǎng)絡(luò)。
而且,他的脾氣也變得特別暴躁,不愿意跟父母溝通,總是跟父母吵架。
我們管心贏相見,就很好地將這件事情和盤錦兒子的情況說了出來。
誰知盤錦兒子卻反駁道:“你自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一直沉迷于游戲,對于游戲,我一點兒都不感興趣,我的一切都是游戲讓我感覺到的。”
我聽了這話,氣得直咬牙切齒,于是一氣之下把一盤菜端給了他。
而在我看到他黯然神傷的眼神中,兒子還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
他說:“從小到大,沒有任何一門心思放在學習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游戲上,現(xiàn)在就只想著打游戲,在游戲里忘了學習!”
我頓時有點愕然,因為我發(fā)現(xiàn)他的心中有太多太多太多太多的委屈與不解,以至于只要看到孩子不學習,或者有一點玩游戲的苗頭,我就要大發(fā)雷霆,把網(wǎng)線拔掉。
但我有沒有想過,孩子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一直以來只看到孩子在學習,卻看不到他在做一些事情。
有多少孩子只是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才去逃避學習呢?
我之前遇到過一個學生,他因為爸媽管他比較嚴,所以對游戲產(chǎn)生了興趣,每天都會捧著手機玩游戲。
一次他沒有考第一,他就大喊大叫,最后他氣哭了,還寫了一封遺書,里面還有“我為什么要玩游戲?”
原來,他是為了逃避學習壓力,而借游戲來滿足自己。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盯得比較緊,如果孩子考出了好成績,他們就會獎勵孩子一個月的零花錢。
有的家長雖然心疼孩子,卻對孩子的付出視而不見,而且只是說“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將來有大成就”。
當孩子考出好成績,他們卻沒有給孩子獎勵,還指責孩子沒考好,他們的初心是好的,但是過度的獎勵反而讓孩子喪失了追求的動力。
第三種原因:超負荷的學習
有的孩子很努力,就是因為壓力過大,學習上出現(xiàn)了一些身體不適,比如上火、失眠、頭暈、頭疼等,甚至還會有拔毛、嘔吐、身體疼痛等現(xiàn)象。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