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戲的小孩兒,通常有什么“征兆”
暑假里,不少沉迷游戲的孩子們,特別是那些自制力不強的孩子們,每天在家上網課,已經嚴重地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
上課睡覺、吃飯、學習走神、家長催促多次,再加上沒有老師的監督,沒有及時有效的幫助,孩子們很容易就迷上游戲,耽誤學業。
為了避免孩子沉迷游戲,不少家長都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最終又沒能成功地拯救孩子們。
小梁爸爸一招讓兒子不打游戲,秒變“超級奶爸”!
小梁爸爸認為,孩子之所以會迷上游戲,與他們本身的教育方式分不開。
他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分享自己的快樂,溝通交流,慢慢地,小梁爸爸改變了很多,也因為自己的改變,讓兒子不打游戲的頻率漸漸減少了。
當然,這一切,小梁爸爸還需要進一步去調整。
先從和小梁爸爸溝通開始。
小梁爸爸改變了和小梁溝通的方式,改善了親子關系。
開始,小梁爸爸看到孩子打游戲時,主動提出要給小梁輔導功課,要把游戲的知識教給小梁,可他總是一口答應著,說完,又反悔讓小梁去玩了。
有一次,小梁爸爸自己去客廳玩了一會兒,發現小梁看到小梁爸爸玩游戲的時候很興奮,于是就問小梁爸爸這個游戲要怎么玩?
小梁爸爸笑著說:“有一個好的辦法,就是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動腦去思考,讓孩子去想辦法,把他當做一個大人來思考。”
小梁爸爸的這番話提醒了在一個家庭里,溝通交流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那么,家長究竟該如何和孩子溝通呢?首先,家長應該善于傾聽,認真的傾聽孩子的話,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如果家長總是敷衍了事的,孩子有時候能夠說的話也都是聽不懂的,所以,家長可以用時間說話來慢慢的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為孩子也是在不斷的反省和成長。
其次,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要允許孩子犯錯,不要總是想著用家長的權威來壓制孩子,讓孩子順從自己的要求,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家長不妨從內心去尊重孩子,讓孩子知道他的自主權受到了保護,從而愿意與家長對話,愿意和家長成為朋友,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和孩子溝通交流是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必不可少的。
第三,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多給孩子做主,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
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一切都會依賴于父母的引導和管教,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比如和孩子聊天,和孩子聊天,讓孩子明白自己,也要知道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也是為什么要學習的原因,自己要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做朋友,不能因為他是孩子,就不和他做朋友,告訴孩子,如果想要和他做朋友,那么就必須要做到認真學習,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為了他以后的生活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但是為了孩子自己,也為了他的未來,我們就不能和他對立起來,這樣,只會更加惡化。
溝通就是要和孩子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去溝通,要像朋友一樣去理解他,去維護他的尊嚴,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命令式語氣對孩子說。
如果實在不知道怎么做,可以在有疑問的時候告訴孩子,我也曾經遇到過,但是我發現這個問題我解決不了,你可以跟我說一說,你是怎么解決的嗎?
如果孩子一直在和家長對抗,一直在聽你講大道理,甚至逼迫孩子承認錯誤,那么效果肯定是適得其反。
孩子也會因此而感到非常委屈,表達不滿的欲望就會越來越少。所以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嘗試著用下面的這三種說話方式,把自己換成孩子的朋友,你會發現親子關系真的變好很多。
01
多商量,少命令
很多家長跟孩子的溝通,特別是民主式的溝通。
什么叫做民主式的溝通呢?就是我和你
的想法,你也要同意,但是你不能強迫我
。
為什么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呢?
這里還是需要父母理解一下孩子,他其實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只是自己的想法不被認可而已。
因此,他對于家長的意見不接受,只是為了一個辯解。
這樣的溝通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反而會讓他更加的不聽父母的話,而且還容易產生叛逆心理。
其實孩子的叛逆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在自我意識的覺醒
中產生了一種自我意識,這是好事。
因為自我意識的覺醒會讓他們更加渴望獨立,希望擺脫父母的控制,所以就會表現出來忤逆、唱反調。
所以,父母越是管控孩子,他們就越是想要反抗,跟父母對抗,親子關系就會變得越來越差,對于孩子的叛逆,我們應該用平常心看待。
正確看待孩子的頂嘴
1、少說“不”
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這句話說的就是在孩子頂嘴時,父母應該盡量少說“不”,只有一句“我不跟你玩”,這句話是在給孩子講道理,而不是給孩子講道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