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游戲后果很嚴重
“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不但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對他們的心智、情緒也會產生巨大影響。比如,未成年人會模仿游戲中的暴力、血腥行為。”
“12歲的孩子,玩手機游戲充值1000多元,家長急得高血壓差點犯了。”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就有媒體報道了一起關于廣東天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對未成年人參與網絡游戲充值的情況。記者走訪發現,其中一名未成年人,用家長手機進行游戲充值的情況仍不甚見慣。而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該未成年人家長稱,“打賞”主播的錢都是自家孩子偷偷進行的。
事件
“11歲的孩子,花費全部心思打賞了女主播,不給主播打賞,就要打賞。”
家住南京的劉女士表示,自己平時工作忙,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由母親負責,于是她就經常和孩子一起玩網絡游戲,把孩子送到了親戚家。劉女士很擔心孩子的未來,“上網課太累了,我都不想他一個人玩。”
同時,劉女士也表示,她和丈夫平時工作忙,對孩子教育也比較重視,所以對孩子接觸網絡游戲的管控較少。而孩子玩游戲時在所難免,一旦沉迷就容易上癮。
案例中劉女士的孩子正處于一種網癮中,他們已經學會了用聊天軟件聊天,“說了也沒什么用,還浪費時間”。
限制孩子上網玩游戲,家長究竟該怎么做
面對孩子的網癮問題,家長究竟該如何正確對待呢?家長有必要為孩子做些什么?
孩子玩游戲成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有的家長會認為“網癮孩子”只是單純的好玩,就像是單純的只是在家里玩游戲。因此,很多家長都會盡可能不讓孩子接觸游戲,但是為了阻止孩子玩游戲,卻采用嚴格控制孩子上網的方法。
前不久一個孩子母親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教育孩子,結果孩子只有“知道”,也不敢玩游戲了,因為玩游戲不僅能贏,而且還可以賺錢,于是孩子在家里呆著,玩游戲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了。當父母不再盯著他的學習時,他就開始偷著玩游戲,在家里用家長的手機,打游戲,玩游戲,看電視,慢慢地對游戲就沒有興趣了,成績越來越差。
而且據家長反映,他開始逃課,最后連網搭班也不上了,整天在網吧里打。可是沒有上網,他對學習的熱情也直線下降,成績也沒有起色。他整天打游戲,根本沒心思學習,甚至連作業都不寫了。為了打游戲,他差點被學校開除了。家長找老師,找學校,可是收效甚微。
所以,他只能待在家里,讓孩子自己上網課。他家有一個貓在線美術班,后來因為沒有錢,就待在家里玩游戲了,孩子的成績從以前的全班倒數第二名掉到最后一名,最差的一次,就考到了倒數第二名。孩子媽媽很生氣,也很失望,之前答應給他買的,現在不給了,他就又哭又鬧,說媽媽不要他了,說不要他了。他是一個18歲的孩子,他的行為能力不過是一個普通孩子的水平,還沒有達到成人的水平,但是他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也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對于很多東西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會渴望自己的與眾不同,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要尊重孩子,尤其是父母也不要因為害怕孩子的特殊表現而有所隱瞞。父母要明白,孩子會通過特殊的表現來向父母說“我不想與眾不同”,比如在學校表現得很乖巧,回家不做作業、看電視也不看書,但是如果父母問他“你希望自己在學校表現得怎么樣?”的時候,他一定會說:“我不想上學”。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緩解孩子的厭學情緒?
家長在幫助孩子緩解厭學情緒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主動權,這個過程一定不能太長,很多孩子在跟父母的對抗中,越來越消極,越來越不愛學習,最后可能就發展到厭學的程度。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給孩子降解厭學情緒的時機。也就是說,在孩子情緒躁動,或者情緒低落的時候,家長要懂得給孩子降解。
最好的時機,就是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我能感受到你的難受,我也能感覺到你的不開心。”
當孩子被父母理解之后,可能會覺得有愧疚、自責等情緒,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善情緒。
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安撫孩子的情緒。
有些孩子可能還會擔心未來的學習、生活,甚至于未來的職業和婚姻。家長就要替孩子做主,如果孩子不能自己做主,那家長就要及時引導。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出現的一些行為問題,比如說學習成績突然下降,在學校不愿意跟老師交流,在家就把自己一個人鎖在屋子里,有時候家長想跟孩子多說幾句話,孩子就表現得很不耐煩,甚至照著家長說的做,家長說一句,孩子要頂一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