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不上學了,這可是“終于有個時間”的,孩子這樣說。
本來孩子還是要上學的,可是一心想要上學了,就會把學習拋到腦后,所以接下來的幾個月,盡量不要去上學。
而有些孩子呢,這一周就轉了學,只有三天時間,要么在家上課,要么在學校上課,要么坐在教室里上課,因為他們覺得坐在教室里,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他們也就不愿意去上學了。
家長如果不和孩子商量,只是一味的強制孩子,就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不但會不愿意上學,還會做出很多傻事。
01 孩子不想上學,你的回答很重要
孩子不想上學,你的回答很重要。
孩子不想上學,你的回答很重要
首先,很多家長在安慰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說:“別哭了,不想上學就先玩一會吧,歇歇了再去。”
這樣的話,我們在安慰孩子的時候,就經常會說:“你真是累了,不想去上學了,你真是不想讀書了。”
但是,孩子的感受就不同了。他的感受是:我很難過,我很痛苦,我很累,我什么都做不了。
孩子的感受是:我很累,我很厭學。
因為有了厭學情緒,無論我怎么努力,成績都提升不上去,我在學校受了委屈,我在家里受了委屈,我在學校里受了欺負。
這是孩子在用厭學的行為向父母發出信號:我在你們眼里,就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這個信號很可能父母沒有注意到,如果父母粗暴地指責批評孩子,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信息:我看到你現在很累,我不喜歡你了。
這個信號很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打擊,造成孩子厭學的心理。
那怎樣的狀態是孩子能夠繼續保持自信的前提
?
如果父母不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只是一味地給孩子壓力,讓孩子去應付學習,這只會加重孩子的厭學心理。
所以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評孩子,而是幫助孩子從厭學情緒中走出來。
如果父母采取的是簡單粗暴的方法,比如一上來就對孩子呵斥、發脾氣,那么孩子是很難恢復正常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采取了錯誤的方法,導致孩子得不到支持。
那就是父母的態度太過強勢了,導致孩子心理受到了創傷。
就像我上面說的那個孩子,在家里摔東西后就對媽媽吼叫,從而導致了父母更加嚴厲的管教孩子。
那么父母的話呢?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在處理孩子的心理問題時,如果父母的態度太過于強勢,那么反而會讓孩子陷入恐懼和抵觸的心理,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去上學。
那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緩解孩子不想去上學的心理問題,讓孩子在心理問題上能夠得到緩解呢?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你的女兒情緒不穩定,總是忽視你的感受,那么你就不要太過強勢,因為你越是這樣說,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很暴躁。
父母的這種行為,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抗拒。
所以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保持冷靜,這種時候家長不要太強勢,而是要以柔化的語氣和孩子交流,因為溫柔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其次,跟孩子做朋友。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父母的態度可能是非常不耐煩的,而這種時候,孩子的心理壓力也很大,所以,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很有安全感,不會那么急躁。
最后,就是和孩子溝通交流。
父母應該多去考慮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感受一直不被認可,那他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缺乏安全感。這時候的溝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去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
最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學會放手,
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未來,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獨特的閃光點。
希望家長不要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給孩子時間去成長,陪他慢慢成長,這樣孩子就會獲得自信和力量。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