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孩子不上學,讓你揪心
孩子在家里不上學,會發生什么?
昨天有家長來找我說:
“孩子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就是在玩手機,打游戲,還跟我們對著干,叫他也不聽,怎么辦?”
我也是一個媽媽,面對這種情況,我一般都會建議她先觀察幾天,孩子這樣的狀態,如果過了這個階段就不好辦了。
首先我想談談孩子為什么不上學。
因為在開學之前孩子是很開心的,放假了,可以睡到自然醒,還可以玩耍,如果不去上學,那就沒有假期作業了,可以玩耍,還可以出去玩,還可以去看電影。
假期還剩下最后一個月,如果不上學就意味著沒有假期,這個時候還是要先幫孩子收心。
先把作息時間調整好,才有力氣去學習,去完成作業,去運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很少見到過放暑假的孩子,即使暑假的時候,我們也很少能夠給孩子制定規矩。
當孩子在假期沒有完成作業時,父母就會催促孩子趕緊寫作業。
孩子的心里就會產生很重的抵觸心理,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學習已經耽誤了,從而產生了消極情緒,最終產生了放棄學習的想法。
給孩子制定規矩是必須的,但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不能太過于嚴苛。
假期伊甸園的第1天:“管好自己,管好自己”
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 把握好孩子在假期中的心理,引導孩子進行學習
古人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當孩子的內心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抵抗假期中的各種各樣的誘惑的時候,當孩子在假期中不能正常學習時,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1、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
在假期中,孩子一般會放飛自我,在假期中睡懶覺,有的時候甚至通宵玩手機,作息時間不規律,白天精神不振,晚上不好好睡覺,白天精神萎靡。
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有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時間,保證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節奏,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勞逸結合,學習更高效。
2、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時間
孩子在假期中,需要看的書很多,還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合理規劃每天的時間,既能讓孩子明白游戲不是生活的全部,也能夠提升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為自己負責。
3、監督孩子的學習效率
有的孩子寫作業到很晚,孩子經常要家長盯著才能寫完,才安心寫作業。這時家長要監督孩子,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好,比如做什么作業,玩什么游戲,看多久的電視,晚上幾點睡覺,每天的睡眠時間根據情況進行安排,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形成時間觀念,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不拖拉、磨蹭。
4、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當孩子自律性差的時候,家長不要逼迫孩子,而是告訴孩子如何自我管理,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才能養成孩子的自律。
5、巧用獎勵和懲罰機制
學會獎勵和懲罰,也是管教孩子的一種手段,但獎懲制度是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制定的,因為只有制定出來獎懲制度才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孩子才有動力去完成。
6、學會給孩子選擇權
我們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做事情,就對孩子加以指責和懲罰,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會變得懶惰、沒有責任感。
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給孩子做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不想做,那么就讓他先做,如果孩子不想做,那么就讓他自己做。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吐槽不想讓孩子做,或是不想讓孩子做的事情,都是父母們自己做主的原因。
7、減少對孩子的控制
其實在親子關系上,家長更希望孩子聽話,而不是說自己控制孩子,而是說如果孩子反抗家長,家長就會更加控制孩子。只有當孩子覺得家長對自己的控制欲太強時,家長才會更加控制孩子。
因為父母會覺得孩子是屬于自己的,不管他們做什么事情,都要聽父母的,孩子也就無法離開父母的監督,只有走不出去的路,才能看見更廣闊的天地。
8、讓孩子做決定
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他們足夠的選擇的機會。這樣他們才會更加愿意去做出選擇。如果父母總是干涉孩子的選擇,不給他們獨立的空間,他們就不會有獨立的機會,去創造自己的生活。
曾經有一個女孩因為沒有經濟能力買一件東西,所以一直郁郁寡歡,但是父母讓她做了一件好事,所以她很積極地做了這件事情。現在她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在這種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往往擁有很多的能量,無論他們有多么的能力和想法,他們都能夠為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他們對于自己的人生有著很大的掌控感,當然他們更能夠體會到幸福,因為幸福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能力。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