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游戲被加入防沉迷的“攻略”
對于短視頻和網絡游戲,不少家長也感到困擾。“游戲防沉迷”之后,我們的很多孩子們會感到無比失望和遺憾,可是這樣下去,我們的下一代豈不是一個只會享受著“早戀”的對象?
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在現實中的角色會隨之改變,那就是“我是誰?我要成為誰?”
關于青少年的“青春期”話題,很多人認為他們在經歷了十幾年的“追番”階段,既要“扮黑臉”,又要“打得火熱”;既要“既要“嚴防死守”,又要“寬厚銜接”,要么在生活之中,要么在社交網絡中也要“嚴防死守”。
而對于“早戀”問題的引導,很多人認為,應該嚴防死守,而對于孩子而言,則是耳濡目染、親身示范。
實際上,關于“早戀”的定義,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在演講中提到:
“早戀是一朵令我們分心的玫瑰花,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也許某個孩子,就會在某個時刻,與眾不同,作為孩子生命中的三個重要的異性,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這個時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在學校、社會交往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
今天,我想談一談關于孩子早戀的問題。
01
什么樣的孩子容易早戀?
小李玫瑾教授,一個三十多歲的女性朋友,她有一個五歲的女兒戀愛。
在一次聊天過程中,她提到:“當女兒十四歲的時候,我發現她在學習上特別的勤奮。我一直覺得很奇怪,這孩子怎么這么聰明啊,小小年紀就知道向我請教了?”
她說:“我覺得我女兒長大了,應該跟我說‘不’。我覺得我女兒長大了,應該跟我說‘不’。”
我覺得這個小女孩特別可愛,而且非常具有穿透力,而且她把這些都繪聲繪聲繪色的講述了出來。
這就是她一直以來津津樂呵護著女兒,給她說“不”的原因。
這樣的好處是什么呢?
是讓孩子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重視,那么他就不會因為不想理由而委屈自己,而拒絕別人。
同時也不會因為自己和別人意見不同而覺得自己不夠好,從而變得很倔強。
同時也不會因為別人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而生氣,因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孩子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很有想法,而父母的引導要比一味的打壓更重要。
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對父母失去信心,導致親子關系進一步惡化。
二、父母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叛逆”
1、別用命令的口氣說話
有句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到了叛逆期,也不會乖乖的聽父母的話,反而會經常和父母頂撞,有時候父母也會很無奈的選擇“以暴制暴”,但是,這種處理方式也會造成“以暴制暴”的結果。
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犯錯誤很正常,父母只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孩子的“頂嘴”的行為也能夠“一勸解圍”,漸漸地他們也會明白事理,從而變得乖巧懂事。
2、不給孩子貼標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父母也是,同樣也是,當父母給孩子貼標簽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但其實,當孩子還是嬰兒時,他們對周圍的世界還是很好奇的,他們的父母會很“驚訝”,也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當孩子學會反駁自己的時候,父母也要多加鼓勵,有了進步,孩子也就會覺得自己的父母是在幫助他,漸漸的他也會變得越來越懂事。
3、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孩子如果遇到挫折,也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父母要告訴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當面對挫折時,要積極面對,積極的去戰勝它,用樂觀的心態去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父母只有真正地認識到生活中的挫折,才能真正的找到孩子面對挫折的正確的辦法,并幫助孩子克服。
4、 通過運動,釋放自己的壓力
因為身體原因造成的壓力,父母要學會通過運動來幫助孩子減壓。
但是在運動過程中,如果身體不適感太明顯,或者身體有一些炎癥的話,應該及時的去醫院排查,通過運動,避免接觸到壓力的再次發生,讓孩子能夠正常的釋放壓力。
總結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還有一種很常見的,就是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打擊。如果孩子的自信心受挫,那么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而如果孩子的自信心在不斷的遭受打擊的話,那么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變得越來越差。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