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小孩沉迷游戲,每天回家家不寫作業,脾氣暴躁,直接到了一個徹夜不睡覺,甚至離家出走,只為玩游戲跟打架斗毆。有的男孩十二三歲了還待在家里不愿意跟父母說話,有的孩子甚至威脅父母說要自殺,讓家長焦頭爛額。
其實,十六七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正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思想單純,但又非常幼稚,他們的內心矛盾也比較多,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和父母發生沖突。
青春期的孩子,最討厭父母的說教。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習慣了說教,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覺得父母是講道理的,覺得父母說得都是對的,自己也必須得聽。如果父母的說教只是針對孩子的,孩子也不會聽。
所以在溝通的時候,我們要做到兩點。第一,不要做“功利性父母”。
就像“情感引導式父母”,具體的語言是,“好的,寶貝,我知道你因為做的不夠好受到批評,對吧?!边@樣的語言,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在敷衍他,也會讓孩子覺得他做不好這件事情,而不是無條件的接納認可他。比如“好的,寶貝,你已經做好了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做得很好?!边@樣孩子會感到高興,而且你也可以給他提供這樣的信息。
第二,和孩子一起討論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當我們跟孩子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你需要停下來,把你自己的觀點跟他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要去跟他討論。也就是你的觀點,你認為的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孩子才會愿意跟你交流。
第三,在討論的過程當中,你要做出一些鼓勵孩子的舉動,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比如說孩子說,我很無聊,我能不能說說說我在跟你們班里幾個同學相處得好不好。你可以試著這樣說:“我感覺,你們班上的某個孩子跟你們班上的某某某一樣,可能就是你們班的那個XX同學,你覺得他做得對嗎?”或者說,你覺得那個孩子很聰明,但是他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或者說你認為他這個方面能力可以勝任嗎?
我們做父母的總是要時刻反問自己,要經常跟孩子聊天,和孩子討論,我們希望孩子通過聊天能考上什么學校,而不是說讓孩子每天說自己要上什么學校。
你就能夠在聊天的過程中,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如果孩子不想上學了,我們是不是就要去思考一下,如果孩子在學校遇到什么困難了?
這樣就能知道,原來他不是想要逃避,而是想要逃避,是因為什么事讓他不想上學。
如果這樣,我們再去跟他談,而不是批評他,跟他說:“你覺得上學這件事情很困難嗎?”
這樣的情況下,你就不用擔心他一個人,去學校之后會產生這樣的問題了。
第四, 當孩子已經拒絕上學,我們要幫助孩子和他重新建立起連結。
如果他這個人你都不幫助他,那你就要考慮一下退出,或者是徹底放棄他。
這是不對的,這會讓他很難受,他會覺得你沒有理解他,覺得很內疚,很受傷害。
如果他覺得你了解了他的感受,然后你有情感互動,他也會覺得你理解他的感受,你們的關系就會更親密,有什么事兒你也愿意去找他聊天,這時候你也不用太擔心他的前途。
我們只需要幫他梳理清楚,他為什么不愿意上學,他為什么不想回學校,然后你就可以表達你的意思,我們一起協商,達成一致,我們家長支持你,然后我們家長跟孩子去進行溝通,
因為他畢竟是孩子,他做不到憑什么學習,憑什么要別人做到他自己都做不到。
我們能控制的只有他自己,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告訴他,我們能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應該怎么控制自己。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542.html